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748章 家族商议,称帝的最终决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8章 家族商议,称帝的最终决策(1 / 2)

李震的手指从那行小字上移开,纸页边缘已被摩挲得微微发毛。他没有合上这本《万民书》,而是将它轻轻推到案前中央,像是为某个即将到来的仪式腾出位置。烛火在他眼底跳了一下,映出深不见底的思索。

苏婉起身,走到他身旁,声音很轻:“我们一家人,该好好谈谈了。”

没有人反对。李瑶收起最后一份简报,李骁解下佩刀交予门外侍卫,李毅则先行一步进入内堂,确认密室门户紧闭,四壁无隙。片刻后,五人围坐于低矮木案四周,灯火昏黄,空气凝滞如水。

李瑶先开口,语调平稳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六十八州劝进文书已全部归档,三百二十七万五千三百余人按印具名,其中含三十六镇节度使联署盟约。经济层面,今年秋税入库比大雍同期高出四成;军力方面,北境、西陲、江南三大军团已完成整编;民心向背——”她顿了顿,“各地‘评政会’自发组织超过一千七百场,百姓所求不在名分,而在制度延续。”

李骁紧跟着说道:“父亲,将士们等这句话已经很久了。若再不正位号,政令出不了京畿,军中也会生疑。谁来统帅全局?谁来定策伐逆?您一日不登大位,天下便一日无主心骨。”

李毅始终未动,只在两人话音落下后才缓缓出声:“旧士族虽失势,但暗中仍有联络。锦衣卫截获一封密信,有人提议拥立雍灵帝幼子南逃建制,妄图另立朝廷。他们不怕乱,就怕我们真把秩序立起来。唯有明正名分,才能断其妄想。”

屋内一时安静。烛芯爆了个小响,火星坠入铜盏。

苏婉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微微发白。“我知道这一天迟早要来。”她的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思绪,“可一旦坐上那个位置,你们就再也不是一家人关起门过日子了。每一句话都会被千万人解读,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掀起血雨。若有朝一日……你们兄弟反目,父子相疑,该怎么办?”

这话像一块石头投入静湖。李震抬起头,目光落在妻子脸上。他知道她在怕什么——不是权力,而是权力如何腐蚀人心。他们一路走来,靠的是彼此信任,靠的是同舟共济。可皇权之下,亲情往往最先碎裂。

“我也怕。”李震终于开口,声音低沉,“怕今天建的学堂明天被烧,怕百姓刚分到手的田又被夺回去,怕孩子长大后听说的又是‘天子一怒,伏尸百万’。”他停顿片刻,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的纸,展开在灯下,“可你看这个。”

那是岭南百姓添在文书末尾的一句话:“我们不怕改朝,只怕回头。”

他指着那行字,一个字一个字地说:“这不是劝进,是托付。他们不是要一个皇帝,是要一条走到底的路。如果我们退了,就是告诉他们——原来一切都可以变回去。”

李瑶点头:“新政若不成国制,终究只是权宜之计。科举可以废,税法可以改,医馆可以撤。只有立国,才能立法;只有建国,才能护民。”

“那就打!”李骁猛然握拳,砸在膝上,“谁敢挡路,我带兵扫平!北境铁骑随时待命,江南水师已控长江咽喉,只要您一声令下,十日内便可传檄天下!”

“不是为了打仗。”李震摇头,“是为了不再打仗。为了让以后的孩子不用提着脑袋活,让母亲不必跪在庙里求神保佑儿子平安。”他看向李毅,“你刚才说有人想扶幼主南逃?”

“是。”李毅答,“据报藏身闽地山中,联络残宦,意图借‘正统’之名搅乱东南。”

李震冷笑一声:“正统?那孩子连米价多少都不知,何谈治国?大雍三十年,饥荒十二次,征役无休,官仓满粮却不放赈。这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