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95章 推行阻力,地方官怠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5章 推行阻力,地方官怠政(1 / 2)

晨光刚透进政事堂的窗棂,李震正翻阅一叠加贴“律字号”的回文。昨夜他亲自批了三封急件,命各州府将新律执行情况按日上报,不得延误。起初几份还算及时,江南三州已张贴告示,淮南亦报宣讲进度。可越往后看,空白越多。七府之中,竟有四地逾期未报,仅以“山道泥泞,驿马难行”八字搪塞。

他指尖在一份卷宗上轻叩两下,眉心微蹙。

这些日子百姓投递举报箱的热情不减,洛阳街头已有商贩因私设市例钱被查办,女子立契田产的消息也传入宫中。可地方上的动静却像被压住了一样,迟迟不见回响。他曾以为制度既立,便能自行运转,如今看来,纸面清明不等于治下清平。

帘幕轻动,李瑶步入殿中,手中捧着一本薄册,封面无字,唯边角压着一枚暗红印鉴——锦衣卫密报专用。

“父亲。”她将册子置于案前,“这是过去十日,各地‘律字号’公文的实际处理情况汇总。”

李震抬眼:“说。”

“十七州府中,九地虽张贴新律,但县衙仍拒收女子田契诉状,理由是‘祖制无例’;十二处驿站截留百姓举报告示,称‘匿名者皆妄言’;更有甚者,寿春县丞公然宣称‘新法不过三月热,过了便作废’,鼓动胥吏缓办、压案。”

她语气平静,却字字清晰:“这不是个别懈怠,是系统性敷衍。”

李震沉默片刻,翻开那本册子。一页页数据列得清楚:某县三日内应结诉讼二十三件,实办六件;某州申报女学筹建,图纸三年未批。每一条背后,都附有锦衣卫暗探拍录的文书残片、口供笔录,甚至还有百姓蹲守衙门三日不得进门的画影图形。

他看着一幅手绘图——一名老农坐在县衙门外石阶上,怀里抱着状纸,背脊佝偻,天色由明转暗,而门内始终无人出声接待。

“他们不是不懂法。”他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他们是赌我不会为这几纸条文动刀。”

“正是。”李瑶点头,“这些官员多为旧吏转任,根基在地方,彼此勾连。他们不反法,也不毁法,只是拖——让你的法令空转,让你的民心渐冷。”

殿内一时安静。窗外槐树沙沙作响,仿佛替那些被拒之门外的百姓叹息。

李震缓缓合上册子,目光落在昨日封存《新律》的青铜鼎方向。他曾说“鼎在,律存”,可若执鼎之人不用力,鼎再重也镇不住人心浮动。

“你查出多少?”他问。

“目前确认怠政严重的有三十一人,分布五道。”

“全部记档。”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蓝旗依旧插在江南、淮南,可如今看来,那不过是地图上的颜色罢了。真正的治理,不在纸上,而在每一间不肯开门的县衙里,在每一个被推诿的平民眼中。

李瑶跟进一步:“是否现在通报御史台?”

“不。”他摇头,“先记,不罚。让他们再走几步——看看谁是真不懂,谁是装不懂。”

话音落下,他并未离开政事堂,而是坐回案后,提笔在一张素笺上写下“吏治”二字,重重圈起。

这时,一名内侍轻步进来,双手呈上一封加急奏报,来自扬州府。李震拆开一看,竟是当地主簿上书,称新律推行期间百姓情绪激动,恐生骚乱,请暂缓实施“女子立契权”条款,待风评平息后再议。

他冷笑一声,将奏报丢入案侧竹篓。

又过片刻,另一名小吏送来一份江南转运使司的例行汇报,表面规整,实则通篇未提新律执行细节,只罗列粮税增收数目,试图以政绩遮掩惰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