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72章 李瑶筹款,创新税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2章 李瑶筹款,创新税制(1 / 2)

烛光映在账册边角,李瑶的手指停在一行数字上。她没有抬头,只将火漆碎片轻轻移开,压到另一叠文书底下。方才钟声刚过,窗外已不见人影走动,唯有檐下铜铃随风轻晃,响了一声又一声。

她翻开户部呈上的《九州田籍疏》,纸页翻动间带起细微的沙响。册中所录各州赋税数目整齐排列,看似详尽,但她知道这些数据经层层上报,早已被削去棱角。她取出空间系统生成的遥感勘田图,铺在桌案一侧,两相对照,差异立现——楚南三县报田不足八千亩,实测却逾四万;豫中五郡年纳粮不过三千石,遥感显示其可耕之地足以翻倍。

书记官站在一旁,笔尖悬在纸上,等她示下。

“标出三十七处疑点区域。”她的声音不高,也不低,“尤其是那些田少人多、赋重民疲的地方。”

书记官应声落笔,朱砂点在舆图之上,连成一片暗红。

半个时辰后,赵德踏入财政堂。他脚步沉稳,衣袖微扬,进门便见李瑶正低头核对一份流水账目,眉心微蹙。他未出声,只静静候在一旁。直到她抬眼,才拱手道:“公主召我来,可是为税事?”

“正是。”李瑶合上册子,“现行税法以丁口计征,贫者无地亦需纳钱,富者广占良田反能隐匿不报。如今要建医馆,十万两庄田折银只是头期,后续药材、薪俸、巡检皆需持续投入。若不改税制,再大的家底也撑不过三年。”

赵德点头:“这弊端,我在青牛县时便深有体会。一家五口,三儿夭折,父母卖女偿税,最后只剩老翁一人守着半亩薄田,还要按‘五丁’缴役钱。荒唐!”

“所以我拟了一个新法。”她抽出一份手稿推至桌心,“废除人头税,按实际耕种面积与历年收成浮动征税。丰年多征三成,灾年减免,赤贫之家设有免税起征点,一钱不取。同时设立稽查司,专查瞒田漏税,凡举报属实者赏银十两,查实后追缴税款三成归赏。”

赵德接过细看,眉头渐渐舒展。“此法若行,百姓肩头可卸大半重负。但……”他顿了顿,“士族那边必会反对。他们靠的就是田多丁少,如今按亩产征税,等于是把藏了百年的窟窿掀开来晒。”

“那就晒。”李瑶语气平静,“我们不求他们欢喜,只求公道落地。况且,也不是一刀切。我建议先在五州试点——浔阳、安陆、永宁、清河、平阳,正好是医馆首批建设之地。税款专用于医馆运转,百姓看得见好处,自然愿意配合。”

赵德沉吟片刻,忽道:“若能分阶过渡,或许更稳妥。比如头一年仍保留部分丁税,逐年递减,让大户有个适应过程。否则骤然推行,恐生骚乱。”

李瑶略一思索,提笔在稿中添了一句:“试行期间保留原税框架百分之三十,为期两年,逐年下调。”写完抬眼,“你觉如何?”

“可行。”赵德露出一丝笑意,“既给了缓冲,又不失方向。”

两人又商议半晌,定下稽查流程、奖惩细则、公示方式。李瑶命人誊抄副本,加盖双印,一份存档,一份送往中枢政事堂。

天色渐晚,李震步入财政堂时,烛火已换了三盏。他未穿朝服,只着一件深色常袍,脚步落在砖地上无声。李瑶起身相迎,将方案双手呈上。

李震坐下,一页页翻阅,神情专注。室内无人言语,唯有纸页翻动的轻响。许久,他放下册子,问:“你可算过,五年内能多收多少?”

“不算额外稽查所得,仅按正常征收估算,五年累计可增入库银一百二十万两。若加上举报追缴与罚金,预计可达一百六十万以上。而医馆年耗不过三十万,足可持续支撑。”

“百姓负担呢?”

“九成以上农户税额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