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532章 新朝的雏形:制度的建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2章 新朝的雏形:制度的建立(1 / 2)

东宫方向的火光刚熄,烟气还悬在半空,李震已站在主帐门口。他没看那片焦黑的屋檐,只对身侧的李毅道:“带人进去,把烧了的地方全围住,一个活口不留,但要留证。”

李毅抱拳领命,转身时披风扫过门槛,脚步未停。两名锦衣卫抬着一块烧得变形的铁牌进来,搁在案上。牌面刻着“内侍监”三字,边缘卷曲,漆皮剥落。

“从东宫偏殿梁柱上拆下来的。”李瑶伸手拨了拨,指尖沾了灰,“不是失火,是有人故意点燃承重木,想塌了整座殿宇。”

赵德凑近看了看,脸色发沉:“若真塌了,明日就会传遍全城——李氏逼宫,纵火烧死太子。哪怕我们没动他,名声也毁了。”

崔嫣然坐在角落,一直没说话,这时才开口:“现在最怕的不是谣言,是寒门动摇。他们跟我们,图的是个‘公’字。若让人觉得我们也玩权谋栽赃,人心就散了。”

帐内一时安静。炭盆里的火苗低伏,映着几人的脸。

李震缓缓坐下,手指敲了敲桌沿。“那就让他们亲眼看见证据。”他抬眼看向帐外,“传令下去,明日午时,公开审讯纵火者,让百姓围观。官府出面录供、画押、公示名册,一条不漏。”

李瑶点头:“我已命人整理东宫近三个月的出入记录,今晚就能核对出哪些人私自更换巡卫。名单一出,顺藤摸瓜。”

“不急。”李震摆手,“先定规矩。火可以灭,流言可以压,可若没有新法立住,明天还会有人点第二把火。”

他转向李瑶:“你牵头,三日内拿出《土地均田令》《新科举制》《大晟律》初稿。户、兵、刑三部随你调用文书,政厅配合起草。”

李瑶应下,翻开随身携带的册子,笔尖蘸墨:“田令我已有腹稿——占田不得过百亩,超限部分由官府按市价赎买,分给流民与退伍士卒。地方设田曹专管丈量,三年一查,瞒报者重罚。”

“赎买的钱从哪来?”赵德问。

“战时特别税。”李瑶答得干脆,“按田产分级征收,商利另计。第一批新政钱引三日后投放,以国库存粮为本,可在各大粮铺兑米,稳住市价。”

赵德皱眉:“士族不会坐视。他们手里握着隐田、私兵,若联合抗税……”

“那就分化。”崔嫣然抬起头,“我拟一份《宽待条例》,凡主动交出隐田、裁撤私兵者,可在新政权中保留议政席位,并享十年赋税减免。名单我心中有数,二十家中间派,可争取。”

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其中几家,是我崔氏旁支。”

没人接话。帐内只有笔尖划过竹简的沙沙声。

李震看了她一眼:“你做没错。旧秩序崩了,总得有人先走出来。你写,明日就送出去。”

赵德犹豫片刻:“可若全靠赎买换和平,会不会显得我们惧怕士族?寒门怎么看?”

“不是惧怕。”李震声音平稳,“是算账。现在动手清缴,军心未稳,降卒三万还在观望,北境铁木真虎视眈眈。打得起一场仗,打不起十面受敌。缓一步,是为了走得更稳。”

他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我们要建的不是朝廷,是制度。皇帝可以没有,但法不能没有。田有定数,考有标准,官有监督,这才是根基。”

李瑶合上册子:“科举我也想好了——分两试。第一试考经义策论,取其识见;第二试考算术、农政、律法、工造,择其实务。不论出身,只凭成绩授职。”

“儒生会闹。”赵德苦笑。

“那就让他们进考场。”李震淡淡道,“能写出‘如何治蝗灾’‘怎么修河堤’的,比背一万句圣贤书都强。谁不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