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121章 医典残卷藏杀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医典残卷藏杀机(1 / 3)

李骁将刀插入地面,刀柄微颤。火药残烟混着湿土的气息在棚内弥漫,他未再看那刃口缺口,只转身走向医馆方向。城中百姓正陆续归家,有人肩扛锄头,有人手捧抄本,脸上尚存劫后余生的庆幸。医馆前石阶上,几名孩童围坐,低头翻看《千金方》的简抄本,一字一句念出声来。

苏婉立于廊下,目光扫过那些稚嫩的手指在纸页间翻动。她缓步上前,接过一本递来的抄本,指尖触到纸面时略顿。纸张干燥,无霉斑,字迹清晰,可她心中忽起警兆——火药能救人,亦能杀人;那知识若被染毒,其害更甚。

她带回医馆,取银针一枚,蘸清水轻点书页边缘。针尖未变。再翻至“解毒篇”,见夹层处纸色稍异,似曾重贴。她以镊子小心启开,一抹极细的红粉自缝中滑落,如尘不扬。银针探入,瞬时乌黑。

苏婉立即封存此书,命人将所有外借医典尽数收回。她亲自坐镇库房,逐册查验。三炷香后,又发现两本《伤寒论》拓本边缘渗有同色粉末,触之不化,嗅之无味。她取出试纸——这是她用空间药液浸染后晾干的特制薄纸,遇剧毒则显暗纹。纸面轻覆书页,片刻间浮出蛛网状褐痕。

毒已扩散。

她召来李毅。李毅 arrivg时,袖口尚沾泥点,是昨夜巡堤未及更换的旧衣。他听罢陈述,未发一言,只取一册《脉经》翻看,动作极缓。翻至中间,忽停手,指腹摩挲书脊接缝处,低声道:“此处胶痕新,有人动过。”

苏婉点头:“修书匠半月前入阁补缀,共七人,皆由赵德荐入,身份清白。”

李毅却道:“清白之人,未必未被利用。”他下令封锁藏书阁,禁止任何人出入,调来十名亲信,将全部医典摊于长案,每册间隔三寸,不得叠压。他自取一叠试纸,分发下去,命人逐页检测。

日影西移,结果呈报:二百三十七册医典中,一百一十九册检出微量鹤顶红,集中于《千金方》《伤寒论》《本草拾遗》等传世要籍,尤以拓本为甚。毒粉多藏于装订夹层、页角折缝,或以极薄油纸包裹,嵌入书脊。无气味,不溶水,非银针或特制试纸不能辨。

“不是为杀人。”李毅合上一本染毒的《金匮要略》,声音低沉,“是为传毒。”

苏婉明白其意。这些书已流入民间,百姓抄录、讲授、背诵,若不知其有毒,手触口诵,日积月累,必致慢性中毒。更可怕的是,一旦事发,李氏推行的医政将遭质疑——你教人识字看病,却送人赴死。

她即刻求见李震。

李震正在工坊前立碑。石匠刚收凿,碑面八字犹带新痕:“以水治水,以火止火。”他伸手抚过刻字,雨水顺檐滴落,砸在碑面,溅起细小水花。苏婉快步上前,将那本夹藏毒粉的《千金方》置于石案。

李震翻开夹层,捻起一丝红粉,置于指尖细察。他未用银针,只凝视片刻,便道:“平西王的手法。”

“为何?”苏婉问。

“不是为乱民心,是为断文脉。”李震缓缓合上书,“我们立火药工坊,他们便炸堤;我们救百姓,他们便污医典。堤可再筑,人可再救,可若典籍皆毒,后人如何学医?若医道断绝,纵有良政,谁来施行?”

他顿了顿,声音转沉:“他们不怕我们打仗,怕我们教人识字。”

李毅立于侧,听至此处,眸光一凛。他想起数日前,李震曾言:“治世之要,不在兵强,而在民智。”当时他不解,如今方知,敌人早已看透此理。

“查。”李震下令,“从修书匠入手,追其来路,查其交接。凡经手此书者,一一录名。”

“若公开此事?”苏婉问。

“不能。”李震摇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