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66章 盐税养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章 盐税养兵(1 / 2)

夜风掀动祠堂窗纸,烛火晃了半息。李震收回目光,转身将暗格锁死,脚步落在青砖上未起回音。他取下墙上盐田三日收益单,纸面已干,墨字清晰。次日卯时,他召全家入祠。

桌上摊开两册,一为盐利账目,一为流民授田清册。李瑶立于案侧,指尖轻点盐账:“本月净入四千三百二十两,若拨半数建军,民生仅余两千余。”苏婉未看账,只问:“兵从何来?粮从何出?若练不成军,反耗根基。”李震未答,将一张炭笔图推至中央——北岭山道新脚印的走向,与张家库房焦木残片所记“北岭交割”线迹重合。李骁俯身细看,指节压在“交”字上:“若他们运的是兵器,迟早回头。”

李震开口:“张大户倒了,可北岭没倒。山猫带人投靠,是因走投无路;若外敌压境,流民未必死守。”他顿了顿,“盐利五成,专用于兵——招百人,购铁料,造兵器。其余五成,仍归粮铺、授田、修渠。此非扩张,是固本。”

苏婉沉默片刻,抬眼:“可否先募五十人?缓一步看局势?”李瑶却摇头:“缓不得。盐商联盟已立,张氏旧网虽破,但邻县耳目未清。若我无武备,他们便知我们只有商路,无刀兵。”她取出一份手印名录,翻至末页,“十五家盐商,七家曾被张大户断路逼退。他们依我们,是因有利可图,不是忠心。利在,人聚;兵无,人散。”

李骁合上图纸:“我来练。”他目光扫过众人,“人要精,不求多。练不出,不如不练。”

三日后,校场设于盐田北埂空地。王二按“愿耕愿战”名册点人,应募者三百七十六。李骁立于石台,宣布三关:负三十斤石袋跑半里,攀两丈土墙,夜行潜伏至子时。首日试负重,过半中途弃石;次日攀墙,十余人坠地,一人腕骨扭伤,被抬下。最后一关,夜入荒坡,哨声突起,二十人惊呼出声,暴露位置。

终选百人,四十七为流民,三十八为山猫旧部,余者为零散投靠的猎户、铁匠徒。李骁命人立木桩为界,划出营地,设岗哨两名,轮值两班。每人发粗布短褐一套,皮带一条,无兵器。

首训在清晨。李骁立于队前,喝令“立正”。众人茫然。他亲自调整一人肩位,再令“向右看齐”。队列歪斜如耕田垄沟。一山猫部众笑出声,被李骁拎出队列,罚绕场负石跑十圈。午时收操,队形散乱,无人能齐步。李骁未怒,只令全队坐地,拆解动作:“立正,是站如桩;转身,是轴动身随;齐步,是脚跟先落。”他亲自示范,一遍,两遍,三遍。第三日,队列终能行进十步不乱。

李瑶送来十根竹哨,每伍一支。李骁立制:哨响不动者,全伍加训。又设伍长十人,由初试成绩最优者担任。一伍中有人违令,九人连坐。第四日,队列行进三十步,转向不乱。李骁点头,命人抬出十根长木棍,令各伍操练“齐刺”——十人同步前刺,收势归位。木棍破风声渐齐,如一臂挥出。

铁料迟迟未至。赵武在铁铺翻检张家旧库,废锄镰共得三百余斤,熔后仅出铁一百九十斤。他按李震所绘刀型图纸,加宽刀背,缩短刃长,利于劈砍。炉火三日不熄,首日出炉二十把。刀身乌沉,刃口淬火呈青灰,刀脊厚如指,握柄缠麻绳防滑。

交付当日,李骁试刀。粗木桩立于铺前,他退三步,提刀过肩,猛劈而下。木桩裂开,刀刃入半尺,未崩未卷。他抽出刀,抚过刀脊,对赵武道:“此型可定。若百把齐出,列阵可破轻甲。”赵武擦着汗:“铁不够。再熔旧具,或可再出三十把。”李骁将刀交予伍长,令各伍轮流持木棍演“对劈”,待铁刀齐备,再换实刃。

训练至第七日,问题显现。流民出身者畏兵器,持棍如扛犁;山猫部众惯于散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