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李氏霸业:全家定鼎新朝> 第79章 朝廷嘉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9章 朝廷嘉奖(1 / 2)

王二蹲在塘边,指尖轻触水面,一株菱角苗的叶片随波晃动。他身后,几名屯人正将最后几块石料垒上塘埂,动作已显疲态,却仍不歇手。远处高坡上,灯火比前夜多了数处,那是新搭的草棚里燃起的油灯。李震站在坡道半途,旧袍沾着泥点,刚从西屯最北的塌屋区回来。李骁的伤未愈,白日里仍巡了一圈,此刻靠在塘畔石上,手中木杖拄地,呼吸略沉。苏婉在医帐内将最后一包药散分作小份,学徒捧着陶碗依次递出。李瑶合上工簿,炭笔搁在案角,木面“工分即信”四字已被磨出深痕。

驿马蹄声由远及近,踏碎晨雾。一骑自官道疾驰而入,黄旗卷尘,直抵县衙前空地。传旨太监翻身下马,抖开明黄卷轴,尖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青牛县民遭水患,然未致大乱,赖有司勤勉,特嘉奖代理县事李震,授从七品县丞,赐布帛二十匹,以彰其功。”

李震率众人跪接。他垂首,目光落在圣旨边缘的织金纹上,那纹路歪斜,似绣工心不在焉。宣毕,他双手接过圣旨,指腹摩挲印鉴,印泥微凸,却无压痕,显是轻盖应付。太监收了回礼银,翻身上马,未留片刻,扬尘而去。

李震起身,未入公堂,反转身走向屯中空地。二十匹粗布由随从捧出,他亲手解开捆绳,取一匹递向王二:“你家孩子正长身子,先拿去裁衣。”王二怔住,双手接过,布匹厚薄不均,边缘毛糙,却实实在在。其余百姓围拢,李震一一发放,不问户籍,不论出工多寡,每户一匹。有老农接过,低头摩挲布面,喉头微动。孩童在旁嬉闹,扯着布角打结,笑声短促。

李瑶立于人群后,袖中手指掐算。二十匹布,每匹不过三丈,全县三百余户,杯水车薪。她转身回工簿背面落字:“民心非旨可赐,政绩乃权之基。”墨迹未干,交至李震手中。李震看罢,不语,将工簿置于案上,又将圣旨平铺其侧。一厚一薄,一实一虚,工簿纸页已泛黄卷边,圣旨却崭新如初,金线闪亮。

当晚,苏婉在医帐外听见几个孩童拍手唱诵:“李老爷修塘,朝廷发奖,奖是块布,塘能养鱼。”她立在门边,未出声,只对身旁学徒道:“童言如镜。”学徒低头记下,笔尖顿了顿。

李震独坐偏厅,油灯如豆。他取圣旨展于案上,逐行细读。文辞空泛,称“有司勤勉”,却不提百姓出工、不言家族调度,仿佛灾情由天降,功劳归朝廷。他目光停在落款处,“中官曹瑾代笔”五字浮滑无力,笔锋无骨,印鉴亦斜压半分。他取火折,点燃圣旨一角,火舌舔上金线,缓缓烧至“嘉奖”二字,随即掐灭,余烬落于陶碟,黑灰蜷曲。

李骁拄杖入厅,肩头微颤,伤处未愈,走动仍痛。他见案上焦痕,冷声道:“我们拼死护堤,他们坐殿受礼,如今赏块布,就想换我们叩头?”李震抬眼:“你不接,他们便派别人来管。”“那便打走!”李骁一掌拍在案上,木杖撞地。李瑶随后而至,声缓而清:“朝廷若派酷吏,借名征赋,反失民心。眼下这官衔,是盾,不是刃。”“盾?”李骁冷笑,“披着这七品皮,就成朝廷鹰犬了?”“不是鹰犬,是掩护。”李震起身,走向窗边,“名不正则言不顺。今日受这县丞,明日扩屯、修渠、立工簿,才不至被一句‘擅自聚民’压下。他们给的帽子,我们戴着,路,还得自己走。”

李瑶点头:“工分制已立,百姓信的是‘多劳多得’,不是‘皇恩浩荡’。只要实政不停,名器再虚,也动摇不了根基。”苏婉立于门侧,手中端着一碗药汤,轻声道:“百姓嘴里唱的是布,心里记的是塘。谁给活路,谁就是主心骨。”李震回身,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碗底残留半粒药丸,是他从匣中取出的提纯止痛剂,专供伤员,今夜却为自己所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