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我们接下来如何安排?”红鸾见林雨处理完匪首之事,上前轻声询问。
林雨目光投向官道延伸的远方,略一沉吟,道:“此处距离望城已不足三十里。眼下情报已得,需找个地方从长计议,顺便补充些给养。我们先进城再说。”
“好,大家上车吧。”郭静招呼道。
一行人重新登上马车,车轮再次辘辘转动,沿着官道向望城方向驶去。
行驶了约莫一个多时辰,远处地平线上,望城那高大却略显斑驳的城墙轮廓,终于在视野中逐渐清晰起来。
然而,越是靠近,道路两旁的景象便越是触目惊心。
与之前经过的城镇相比,望城外的难民数量有增无减,情况似乎更为严峻。
官道两旁,密密麻麻挤满了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百姓,他们眼神麻木,或坐或躺,如同秋后被遗弃的落叶,无声地诉说着这场饥荒的残酷。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绝望与死寂的气息。
“娘……娘!你快醒醒啊!不要离开小宝!”
一个带着哭腔的童声,在这片死寂中显得格外刺耳。
只见一个约莫七八岁、瘦骨嶙峋的小男孩,正跪在地上,用力摇晃着一位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妇人。
那妇人双目紧闭,脸色灰败,不知是昏厥了过去,还是已经……
宁瑶(清瑶)原本清冷的目光扫过窗外,恰好将这一幕收入眼底。
她眉头微蹙,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开口:“师弟,停车!”
林雨依言勒住缰绳。
他了解师姐的性子,外冷内热,尤其见不得孩童受苦。
众人纷纷下车,来到那对母子跟前。
“小弟弟,你娘亲怎么了?”宁瑶蹲下身,声音是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
小男孩抬起满是泪痕和污渍的小脸,哽咽道:“娘……娘睡着了……我好怕,我怕她像爹爹一样,睡着就……就再也不醒过来了……”说着,大颗的泪珠又滚落下来。
林雨也蹲下来,伸手探了探那妇人的鼻息,又摸了摸她的颈脉,沉声道:“还有气息,只是太过虚弱,饿晕过去了。”
“快拿水来!”他转头吩咐。
红鸾立刻从车上取下水囊递过。
林雨小心地托起妇人的头,将清水一点点滴入她干裂的嘴唇。
“咳……咳咳……”
几声微弱的咳嗽后,妇人的眼皮颤动了几下,终于缓缓睁开,眼神涣散而迷茫。
“是……是你们……救了我?”她的声音细若游丝。
“嗯。”林雨点点头,又从行囊中拿出一些干粮递给妇人,“这里有些干粮,你们先吃点。这水,也留给你们。”
周围的难民看到食物和水,眼中本能地闪过渴望的光芒,但或许是饿得连争夺的力气都没有,或许是见这孤儿寡母实在可怜,竟无人上前哄抢,只是默默地看着。
妇人挣扎着想坐起来,对小男孩说:“小宝……快,快给几位恩人磕头!”
她自己率先跪下,又拉过懵懂的儿子,母子二人便要向林雨等人叩头。
“快起来,大嫂,不必如此!”林雨连忙伸手将二人扶起,看着妇人那重新燃起一丝求生欲望的眼睛,压低声音,意味深长地说道,“放心,这苦日子……就快到头了。再忍耐几天。”
妇人似乎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与希冀:“你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