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阁内弥漫着浓郁的陈墨香气,徐仙蜷缩着身子坐在堆满古籍的书梯顶端。
灰尘簌簌落下,落在他那略显凌乱的头发上,好似撒了一把闪烁着微光的银霜。
“找到了!”他激动得差点从梯子上摔下来,双手颤抖着捧起一本残破不堪的《天工策》,如获至宝般珍视。
泛黄脆弱的纸页间夹着半张神秘的地图,上面隐隐约约标注着“九曜台”三个古朴的大字。
正当他沉浸于研读之中时,窗外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争执声。
原来是两个年轻气盛的弟子为了争夺一间修炼室而扭打在一起,徐仙闻声匆匆赶去调解劝架。
他并未直接严厉责罚任何一方,而是笑着拿出一块饴糖:“打得倒是热闹!既然如此精力充沛,明日开始就轮流值守藏经阁如何?”
两人先是一愣,随即涨红了脸低头认错接受处罚。
事后徐仙向长老解释其中缘由:“修行之道贵在明理知义,而非一味争强斗狠。”
这番话很快传遍整个宗门,从此再无人敢公然以武力相向解决争端。
…
另一边,魂体状态下的阿九总是喜欢黏着医修长老身边转悠,看他精心炮制丹药的过程时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一只贪吃的松鼠。
“这个加三钱朱砂可以吗?”她指着其中一个药罐提议道。
老者轻轻摇头予以纠正:
“胡闹!火候尚未到位便妄自增减分量,小心引发爆炸之危。”
然而当真开炉炼丹之时,阿九凭借着魂体对灵气流动的独特感知提醒调整火候大小,竟然成功炼出了一炉成色极佳、品质上乘的聚气丹。
自此以后她得到了特许授权,可以在炼丹房自由出入学习观摩。
某一日午后时分,阿九惊喜地发现一个有趣现象:
每当混沌鼎吸收月华精华之时,附近药田里的灵芝生长速度竟会加快三倍之多。
她兴奋不已地跑去告诉众人这一发现,却见老宗主正对着混沌鼎发呆出神。
“可是想起了什么事情?”温玉轻声询问关心道。
老人轻轻抚摸着鼎身上伤痕累累的痕迹陷入回忆:
“当年我师傅临终前曾反复念叨‘鼎现则乱世至…”
话音戛然而止,紧接着他剧烈咳嗽起来,掌心咳出的痰液中洇开一片刺目的血迹。
医修长老闻讯赶来为老宗主诊脉后神色凝重:“旧伤复发,需用大量年份人参稳元气。”
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宗门上下都行动起来。
有人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四处寻找珍贵草药;
有人彻夜不眠守在炼丹房外等候灵丹出炉;
温玉更是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珍藏多年的雪莲拿出来贡献出来。
阿九见状嘟囔抱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藏得那么紧。”却被温玉狠狠瞪了一眼作为回应。
深夜时分,守护者老者独自坐在观星台上仰望浩瀚银河。
清冷的月光将他佝偻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透着一种孤寂与落寞。
次日清晨众人却发现他已经不见踪影,只在石案上留下一枚温润的玉佩和一张字条:
“缘起缘灭皆有定数,望诸君各自珍重。”
老宗主摩挲着玉佩上雕刻精美的云雷纹陷入深深沉思:“他既是前来助我们脱离困境之人,为何又要悄然离去?”
这个问题如同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