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张良回到家里,对三叔一家人,心里有点怨气,就给金珠说了今天送人的经历。
金珠听了,也怨道:“你整天没正事干,净做些无用功。三叔一家人,那是用人时,嘴会说的像八哥一样,不用人了,把你有多远能扔多远,没个人情世故。铭阳分数出来了多半月了,你也不操心铭阳的分配情况,有时间,去看看孩子的事,孩子的前途要紧,这才是正经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闲事上。”
张良不以为然的说:“铭阳都考上了,就等着录取通知书得了,我去看个啥?再说,这路远,也不方便,咱就耐心的等着吧,好事多磨,急不来,煮熟的鸭子,就等着吃吧,还能飞了不成。”
金珠有点不高兴的说:“你就这样当老人的?孩子的事,从来不上心,心咋就那么大?你都不怕孩子怨你,你就该替孩子操操心,把他放稳当了,咱们的心也就放下了。”
张良解释道:“这些事咱们着急没用呀,我这一天里里外外,忙个不停,哪有时间去?要不让铭阳自己去看看,他在家也是闲着没事,自己的事自己跑跑,也老大不小了。”
金珠没好气的说道:“你是个大人,遇事有个主见,让孩子自己去,能做的了主吗?能顶啥用?你整天就是忙忙忙,不知忙个啥?没时间,送人过河就有时间?跟着人瞎转就有时间?”
金珠的气话,说得张良没法应对,他想起张静,就说道:“不是还有他姑在嘛,再说,铭阳也是成了家的人了,遇事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了,我就是去,上那个学校,也拿不了铭阳的主意。”
“好了,就让他自己去吧,你这个当老人的,啥都靠不住。”金珠说完,就去找铭阳了。
真是: 县城遥远不方便,想知消息有点难。
等待佳信需心静,来去问信走两天。
暑假回家,铭阳除跟着自家地里干些活,一有闲时间,拿个小说书,沉迷在当中。一家人都总觉得,铭阳要上大学了,要出人头地了,就由着他的性子。夏青青叫他吃饭都叫不应,只好从他手里揪掉书本,摔在一边说声:“我的先生大人,吃饱了再看,一家人都等着你,你看这小说,能把肚子看饱不?马上就成了孩子他大了,还没个正形?”
听了青青的话,铭阳正想发火,看着夏青青大着肚子站在面前,又用眼睛瞪着他,也只好低下头,起身去吃饭。毕竟自己太任性了,几乎每天都这样。
金珠走到铭阳门前,铭阳头都没抬,眼睛就在书本上,都没发现有人来。夏青青挺着大肚子,给未出世的孩子做着小衣服,安顿自己的活。
青青抬头看见婆婆,忙迎了出来,问道:“妈,你过来有啥事,坐下说。铭阳,妈来了,你看有啥事?”夏青青顺便叫了声铭阳,铭阳这才抬头,看见母亲,便站起身,走了出来。
金珠看着铭阳出门,才说道:“你就知道看书小说,都入迷了?这些日子,把人等得心焦的,不知道你分配的是啥情况?明天去县城看看,打听打听你录取的情况,这才是大事。”
其实铭阳也很心急,住在这山梁上,信息迟钝,只能耐心的等,有啥办法?听了母亲的话,就应道:“好,我明天去,看看啥情况,看后心里也就踏实了。”
“好,我给你准备路上吃的,去后有啥事就找你姑,她方便帮忙。”金珠说着就要走。
真是: 为儿前途在操心,远路等信急死人。
让儿自己去打探,早知信息早放心。
青青忙说:“妈,我去准备吧,就是起点面,明天早晨烙个锅盔。”她认为,自己的男人出门,自己亲自准备,才是一个妻子应干得事。
“你身子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