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资本的交易室,一夜之间,画风突变。
曾经布满k线图、技术指标和全球股指的巨大屏幕,此刻被花花绿绿的地图和密密麻麻的表格所取代。一张是全国大豆主产区分布图,一张是近五年玉米带降雨量热力图,还有一张,赫然是黄淮海流域的棉花病虫害历史报告。
空气里,不再是咖啡因和肾上腺素混合的紧张味道,而是一种……泥土的芬芳。
当然,这只是错觉。实际上,那是无数份资料文件堆积在一起,散发出的陈旧纸张味,混杂着马超偷偷点的螺蛳粉外卖的酸爽气息。
“陆总,我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马超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像献宝一样冲进陆寒的办公室,手里挥舞着一叠打印出来的资料。
陆寒正和钱明对着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用不同颜色的图钉在上面做着标记,闻言抬起头:“说。”
“我研究了黑龙江垦区过去十五年的大豆产量和当地的相亲成功率,发现二者存在着惊人的正相关关系!”马超一脸严肃,仿佛发现了宇宙真理,“只要大豆丰收,当地的年轻人就更容易找到对象!所以,我们只要监控当地民政局的结婚登记数量,就能提前预判大豆的收成!”
办公室里一片死寂。
钱明嘬着烟,被呛得咳嗽起来,看马超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外星生物。
陆寒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看了足足十秒。
“马超。”
“在!”
“把这份‘惊天大秘密’,和你桌上那碗螺蛳粉,一起扔出去。”陆寒的语气很平静,“然后,把《国家储备棉管理办法》和《主要农作物(大豆、玉米)种植补贴政策沿革》,各抄十遍。今天下班前,交给我。”
马超的脸瞬间垮了下来,像一只被霜打了的茄子,蔫蔫地退了出去,嘴里还小声嘀咕着:“没道理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逻辑没毛病啊……”
办公室外传来一阵压抑不住的哄笑声。
这便是瀚海资本“全员务农”的第三天。
最初的豪情壮志,在面对那堆积如山、枯燥乏味的资料时,迅速被消磨殆尽。这帮习惯了在瞬息万变的数字世界里寻找刺激的交易员,感觉自己像是被扔进了图书馆的故纸堆里,每一根神经都在抗议。
赵毅和王浩带领的团队还算专业,他们把所有人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负责天气、政策、物流、国际贸易等几个方面,试图从海量的信息中,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农产品产业链模型。
但进展,微乎其微。
“不行,完全不行。”赵毅揉着发红的眼睛,把一份报告拍在桌上,“这些数据,太‘脏’了!很多官方数据和地方统计局的数据都对不上,还有些年份的仓储记录干脆就是缺失的。这根本不是做模型,这是在搞考古!”
王浩也一脸疲惫:“天气数据更是离谱。同一个地区,相隔不到五十公里的两个气象站,报上来的降雨量能差一倍!这让我们怎么判断旱涝?靠扔硬币吗?”
一个年轻的交易员终于忍不住抱怨起来:“陆总,我们这么搞,跟无头苍蝇有什么区别?白敬亭他们有内幕消息,一个电话就知道哪个粮仓是满的,哪个是空的。我们在这里看十年-前的天气预报,这仗还怎么打?”
这番话,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办公室里刚刚还算热烈的气氛,瞬间冷却下来。是啊,人家是开了全图外挂的玩家,而自己这边,连新手村的地图都还没摸清楚。
绝望的情绪,像病毒一样开始蔓延。
“都觉得没希望了?”
钱明不知何时站到了众人身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