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人才,永远是金融这个智力密集型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陆寒如今声望如日中天,他登高一呼,凭借着猎鹰私募雄厚的财力和那份令人垂涎的股权激励,势必会搅动整个行业的人才结构。
“必须盯紧我们手下的核心骨干,防止被猎鹰挖墙脚!”不少机构的老总,都暗中下了死命令。
但人才的流动,岂是行政命令能完全阻止的?
短短几天之内,无数份简历,通过各种公开和私密的渠道,如同雪片般飞向了猎鹰私募的总部。有毛遂自荐的行业翘楚,有资深猎头推荐的神秘高手,甚至还有一些来自竞争对手公司核心部门,偷偷摸摸发来的匿名邮件,试探性地询问细节。
赵毅看着秘书处整理出来的那一叠叠厚厚的简历,脸上既是兴奋,又是掩饰不住的忧虑。他对陆寒说道:“人是来了不少,粗略一看,名头响亮的也不在少数。但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真正能入你法眼,扛起‘破晓’计划大梁的,恐怕没几个。”
陆寒对此却显得异常平静,甚至可以说,是冷静到了极致。他很清楚,这次招募,不仅仅是为了扩充团队,更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的“同路人”。他亲自设计了一套堪称严苛,甚至在某些人看来有些“变态”的筛选流程。
第一轮,是线上匿名笔试。题目范围之广,难度之深,令人咋舌。从宏观经济的周期理论,到地缘政治对特定商品价格的影响;从金融史上着名的泡沫与危机,到各种复杂量化模型的构建与缺陷分析;甚至还包括了行为金融学、博弈论乃至一些哲学思辨的题目。
据说,第一批参加笔试的近千名应聘者,通过率不足百分之五。那些平日里自诩精英的人,在这份考卷面前,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这哪里是招交易员,这是在招全知全能的上帝吧?”有人在论坛上哀嚎。
第二轮,则是更为残酷的实盘模拟对抗。猎鹰私募斥巨资,与一家国际顶尖的金融软件公司合作,搭建了一个高度仿真的全球多资产交易平台。通过笔试的候选人,将被随机分配角色,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为期一周的模拟交易。
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冰冷的k线,更是来自其他顶尖候选人的直接竞争和绞杀。陆寒和王浩甚至会不定时地在系统中投放“黑天鹅”事件,观察他们在极端压力下的应变能力、决策水平和风险控制意识。
陆寒要的,不是那些履历光鲜、证书等身的“学霸”,也不是那些口若悬悬河、夸夸其谈的“理论家”。他要的,是真正经历过市场炮火洗礼,能够在瞬息万变的战局中沉着冷静,一击致命的“将军”!
就在陆寒紧锣密鼓地筛选着那些渴望加入“破晓”计划的精英时,他并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了“深渊”组织的眼中。
京城,那间更为隐秘的会所顶层,“观星”厅内。
“信使”依旧跪坐在棋盘前,面前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陆寒那份在圈内疯传的招贤令。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讥诮的弧度。
“想组建自己的团队,来对抗‘深渊’的秩序吗?”他轻声自语,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俯视,“真是……天真得可笑。”
他拿起桌上的内部通讯器,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
“‘浊流’计划,可以启动了。”电话接通后,他用那不带丝毫情感波动的声音说道,“既然他想招兵买马,那我们就……送几匹精挑细选的‘特洛伊木马’过去。让他好好感受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深渊’。”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同样冰冷的声音:“明白。我们会挑选最合适的‘种子’,植入他的团队。”
一场围绕着顶尖人才的争夺战,在陆寒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