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公司,陆寒把自己关在新办公室里整整一个下午。
他没有看盘,也没有处理任何文件,只是静静地坐着,消化着林老带给他的巨大冲击。直到夕阳的余晖将整个交易大厅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他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清澈而坚定。
恐惧和迷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既然已经被卷入了这场名为“水下世界”的棋局,与其被动地等待对手落子,不如主动出击,掌握自己的命运。
而想要在危机四伏的棋局中生存下去,光靠他一个人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官上任三把火,陆寒的第一把火,就烧向了人事。
第二天一早,一份人员抽调申请,就摆在了赵毅的办公桌上。
赵毅看着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眉头就挑了起来。
“数据部,王浩?”赵毅有些意外,“这个小王我有点印象,名牌大学统计学硕士,人很聪明,但听说性格有点……孤僻,不太合群。在数据部待了快两年了,一直没什么亮眼的表现,你怎么会想到要他?”
陆寒笑了笑:“赵经理,我需要的不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交际花,而是一把能挖到地下一百米的钻头。我跟他聊过一次,他对于数据模型的痴迷,超乎你的想象。他只是缺一个能让他把钻头对准金矿的人。”
赵毅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行,我相信你的眼光。”他拿起笔,在王浩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
然后,他的目光落在了名单上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名字上。
“风控部,黑豹?”赵毅的表情变得古怪起来,“你确定?你让他给你当风-控?我怕他第一个就把你自己给‘风控’了。你们俩,一个油门踩到底,一个随时准备拉手刹,这车能开得走吗?”
“就是要这样,车才能开得稳。”陆寒的回答,让赵毅无话可说。
赵毅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你小子,真是会给我出难题。行吧,黑豹那边你自己去搞定,只要他点头,我没意见。”
于是,就有了陆寒在办公室里对黑豹“捧杀”的那一幕。
“猎鹰-阿尔法策略部”的草台班子,就这样在一种奇特而微妙的氛围中,正式搭建完成了。
团队成员总共三人:首席交易官兼首席决策人,陆寒;副手兼首席风险官(用黑豹的话说是“首席乌鸦”),黑豹;首席数据分析师兼模型师,王浩。
王浩,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头发有些凌乱,看人时眼神习惯性地躲闪。当他抱着自己的电脑和一大箱子专业书籍,走进陆寒那间明亮的办公室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像一只误入狼窝的兔子。
“陆……陆老师,黑……黑豹前辈。”他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黑豹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撇撇嘴:“小子,听说你脑子里装的都是数字?来,给爷算算,今天彩票头奖的号码是多少?”
王浩的脸“唰”地一下就红了,支支吾吾半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行了,别逗他了。”陆寒拍了拍王浩的肩膀,“以后大家就是战友了,放轻松点。你的任务很简单,把所有你能找到的,关于‘镍’的数据,都给我翻出来。记住,是所有。”
“镍?”王浩愣了一下,但一听到“数据”两个字,他的眼睛瞬间就亮了,那种紧张和羞涩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客般的狂热,“陆老师,您是说l的镍吗?包括它的现货库存、期货持仓、注销仓单比例、期限结构、全球主要生产商的产量报告、下游不锈钢和新能源电池产业的需求预期,还有印尼、菲律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