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奔驰商务车,像一头受惊的野兽,撕裂北莞市的夜色,仓皇逃窜。
车内的空气,凝固着恐惧与劫后余生的庆幸。
而他们身后,那座被“因果”笼罩的城市,却刚刚拉开一场风暴的序幕。
省纪委办公大楼,凌晨三点。
值班室里,年轻的科员小张打了个哈欠,习惯性地刷新了一下对外公开的举报邮箱。大多是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或是捕风捉影的匿名攻击。
突然,一封标题简单的邮件跳了出来。
【关于北莞市官场风气问题的紧急反映】
小张起初没太在意,这种标题党邮件每天都有。他点开邮件,准备扫一眼就归档。
可当他读到“安和县刘庆民书记”“当场豪饮”“最终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这几行字时,他猛地坐直了身体。
一个县委书记,在招商晚宴上,喝死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作风问题,这是重大事件!
他继续往下看,邮件里详细描述了刘庆民为了献媚投资商,公然许诺“一路绿灯”“全程代办”,甚至叫嚣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言行。
一字一句,细节详实,场景感极强,完全不像是编造。
小张的后背冒出了一层冷汗。他不敢怠慢,立刻将这封邮件标记为“特急”,层层上报。
天亮时分,这份匿名的举报信,已经摆在了省纪委主要领导的桌面上。
领导的批示只有一个字,却重如泰山。
“查。”
一场针对北莞市官场作风问题的秘密调查,如同水银泻地,无声无息地展开了。
没有警车长鸣,没有大张旗鼓的进驻。调查组化整为零,以各种身份悄然进入北莞,从外围开始,一点点地渗透。
他们约谈了希尔顿酒店当晚的服务人员,核实了宴会厅的混乱场面。
他们调取了刘庆民近几年的体检报告,确认他并无突发性心脏病的家族病史。
他们走访了安和县的一些干部和企业主,听到了许多关于刘庆民平日里“豪爽”“敢打包票”的传闻。
风,开始在北莞市的上空盘旋。
起初,只是几个敏感的官员察觉到气氛不对劲。市里一些部门的报销审核突然变严了,几个平时喜欢在酒桌上吹牛的局长,也变得沉默寡言。
流言蜚语,开始在私底下传播。
“听说了吗?省里来人了。”
“为刘庆民那事儿?”
“八成是。那天晚上的事,闹得太大了。”
“高市长最近火气很大,已经骂了好几个人了。”
高建市长的确快要疯了。
刘庆民的死,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北莞市的脸上。那个百亿投资的陈老板,更是连夜逃走,电话不接,信息不回,仿佛人间蒸发。
煮熟的鸭子,飞了。
还留下了一地的鸡毛和人命。
现在,省纪委的调查组像幽灵一样在北莞游荡,虽然看不见,但那种无形的压力,已经让整个官场都喘不过气来。
高建这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想不通,一场他精心安排的,志在必得的招商晚宴,怎么会演变成一场血淋淋的政治灾难。
他一遍遍地复盘那个晚上的每一个细节。
然后,一个人的身影,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浮现出来。
孙连城。
“一切随缘。”
“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