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稀罕物,陛下说全送给张美人,就是说曹皇后也一样未得?
他都有点怀疑,太子是不是曹皇后所生了。或许太子是其他身份低微的妃嫔所生,只是因为曹皇后贤惠,曹琮忠诚,所以才送到曹家养育?
比起章得象的胡乱猜测,张士逊身为两朝重臣,在宋真宗朝时比章得象官位高,不会有误会。
生育了太子又如何?章懿皇后的凄苦少了吗?
张士逊怀疑,如果曹皇后不是皇后,恐怕就会步章懿皇后后尘。曹家是开国勋贵又如何?如今哪个将门还敢造反不成?何况曹家除了曹琮,族中无一人身居高位。曹琮已老,又能奈何?
皇帝在后宫之事上与先帝一样荒唐,与先帝不愧是亲生父子。
张士逊一想到先帝,对皇帝因为惧怕宫里风水有问题就把太子藏起来一事,都认为可以接受了。
至少太子的生母没被皇帝弄成姓张的,皇帝比起先帝还是更贤明。
正事说完,赵祯便让曹皇后离开。
曹皇后踌躇了一会儿,看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曹琮,对赵祯道:“陛下,臣妾前日织了几匹布,可以由叔父带给佑儿吗?”
刚刚还满眼柔情的赵祯脸色一沉,一言不发地看着曹皇后。
曹皇后盈盈下拜,神情恳切:“只是臣妾自己织的布……”
赵祯冷声道:“你可从私库赏赐锦缎。”
曹皇后嘴唇抖了抖,最终只是又拜了一下,回了个“是”,便离开了。
待曹皇后离开后,赵祯看向曹琮。
曹琮立刻跪下叩首,不敢抬头。
赵祯抚在椅背上的手指敲了一下,两下,三下,才开口柔和道:“曹卿请起,朕知你有好好照顾皇后的三弟。皇后多虑了。”
“谢陛下。”曹琮又磕了一个头,才站起来,但不敢就座。
直到赵祯再次开口让他坐下时,他才诚惶诚恐地坐下。
赵祯道:“皇后私自赏赐后族,被台谏官得知,恐怕会对皇后名声有害。你要多劝说。若皇后怜惜幼弟,你来告诉朕,朕会赏赐。”
曹琮忙道“不敢”,保证一定会好好对待曹佑,让皇后安心。
赵祯满意地颔首,又对章得象和张士逊道:“皇后的幼弟曹佑乃是一员大才,朕很喜欢。若章卿和太师得空,请多指点他一二。”
章得象和张士逊忙应下,背后冷汗浸湿衣襟。
如赵祯所想,两位老臣猜到了曹暾是他的儿子,但没有一人敢发问。
皇帝自己不说,臣子私自猜测别人的儿子是皇子,就是重罪。他们一个已经致仕,一个即将致仕,为保善终,绝对不会冒险。
至于范仲淹,赵祯有其他理由阻止他公布太子身份。
赵祯知道在范仲淹心中,大宋设江山社稷为重中之重。他只要说暾儿在宫外才能平安长大,范仲淹就不会违背他的意愿。
他也给了范仲淹足够的信任,同意范仲淹将太子身份告诉能保守秘密的人。
以赵祯对范仲淹的了解,范仲淹只会告知韩琦和富弼二人而已。韩琦已经知道太子身份。富弼早已经离京,为免秘密泄露,范仲淹不会在书信中告知富弼太子的事。
等赵暾过了童子试,出现在朝臣视线中,赵祯才会渐渐增加知道赵暾身份的人,让赵暾的身份成为公开的秘密。
除了担忧赵暾的安全,赵祯还很好奇,如果一个皇子不知道他的身份,会不会比他视野更宽阔,更知道如何决断。
赵祯很清楚自己的问题。他不知道对错,许多事都只能先试一遍,让贤人都当一遍宰辅,看谁更适合。
这是他依照自己的能力做出的决策,但……
赵祯又想起章献太后。
章献太后是先有决策再选贤臣。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从来不动摇。
章献太后曾教导他,不能朝令夕改,会令吏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