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骑自行车过去,大不了中途休息一两次。
途中在秦淮茹的要求下休息了三次,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才接近秦家村。
路上秦淮茹一直唠叼着“下次不能带这么多东西了,太累人。”
村头大树下坐着不少老人和玩耍的孩子。
见有人骑车过来,孩子们立刻跑过来看热闹。
“是我二姐。”
一个流着鼻涕、梳着两个羊角辫的小女孩大喊一声,飞奔到秦淮茹面前。
秦淮茹笑着从自行车大杠上下来给王耀文介绍:“这是三叔家的堂妹,叫秦京茹。”
“二姐夫。”
没等秦淮茹继续往下说,秦京茹仰着脏兮兮的小脸蛋朝王耀文喊了一声。
王耀文有些愕然,面前用衣袖擦着鼻涕的小女孩就是以后的傻大妞秦京茹?!
叫了一声二姐夫后,秦京茹便有些害羞地跑到秦淮茹身边。
王耀文听秦淮茹说过,她大伯家还有一个堂姐,比她早出生半年,三姐妹中秦淮茹排行老二,因此秦京茹叫他二姐夫没毛病。
“来,京茹,这是二姐夫给你的糖。”
王耀文笑着摸出奶糖递了过去,同时也仔细打量了一眼秦京茹。
不得不说老秦家的女孩生的都很标致,即便秦京茹还小,脸上脏兮兮的,还少了颗门牙,可依旧能看出是个美人胚子。
只是不知道秦淮茹大伯家的堂姐长什么样子,是不是也是个美人。
上次来秦家村,王耀文并没有见到堂姐,听秦淮茹说堂姐秦慧茹在他们成亲半个月前嫁到了二十公里外的李家沟,就连他们结婚都没能赶回来。
接下来,王耀文依次给围在身边的孩子们发糖。
最后又把手中剩下的塞到秦京茹口袋里,美的秦京茹差点用鼻涕给王耀文吹个泡泡。
这些孩子大多还记得王耀文,一口一个表姑父、姐夫的叫着。
原因嘛,来村里能给他们发糖的就只有王耀文一人。
随后,二人推着自行车来到村口继续给老人递烟。
当老人们看到自行车上物品,当然少不得一阵夸奖,直夸秦大山找了个好姑爷,秦淮茹从小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丫头。
秦淮茹带王耀文回村的消息很快传到在地里干活的秦父秦母耳中,老两口风尘仆仆从地头赶回来的时候,王耀文和秦淮茹正好走到家门口。
“哎呀,你们回来怎么也不事先找人捎个信,家里什么准备都没有。”
秦母心中欢喜,嘴上却对着闺女抱怨着。
看到自家闺女这一身行头,以及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秦母悬着的心也放下不少。
她可是一直害怕王耀文嫌弃自家闺女那方面的问题,现在一看或许是自己想多了。
秦淮茹一指自行车后座:“还准备什么啊,你姑爷都给你们买好了,有米有肉,还有糕点,给我爹带了烟酒、过冬的棉皮鞋,给你买了雪花膏和棉衣。”
“啊?这”
听到秦淮茹的话,秦大山两口子人都傻了。
往王耀文身后的自行车后座上一看,可不是吗,大包小包摞的老高,也不知道这俩孩子是怎么骑过来的。
进了院子,王耀文和秦大山开始往屋里倒腾东西,秦母则带着秦京茹出去喊人来家里帮忙做饭。
秦大山看到王耀文给他带来一条中华,激动地脸都红了。
上次那一包中华可是实实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