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祝融之环”船坞群,代号“星炬”的巨型船台。
昔日帝国“利维坦”巡洋舰的残骸已被小心移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庞大、线条却融合了地球审美与玄奥符文的钢铁造物。它静静地横卧在船台的支架上,长达数公里的舰身在火星特有的红褐色天光下,反射着新型“振金-星尘”合金特有的哑光色泽,既不像帝国战舰那般狰狞,也不似纯科技造物那般冰冷,而是透着一股沉静、厚重、内敛着磅礴力量的气息。
这便是“红岩计划”与“洞察”计划结合后,诞生的第一个璀璨结晶——地球联盟新一代主力战列舰的首舰,“长城级”,舰名:“长城号”。
它的诞生,并非一蹴而就。是“洞察”计划对帝国技术的疯狂汲取,是艾琳娜博士带领的团队无数个日夜的推演计算,是元初门、蜀山等修真门派倾尽全力的符文推衍与炼制,更是无数工程师、工人在火星恶劣环境下,用汗水和智慧一点点将蓝图变为现实。
此刻,在“长城号”即将下水服役的历史性时刻,船台周围观礼区人头攒动。瓦西里耶夫上将、艾琳娜博士、石虎少将、各方代表,以及参与了建造的骨干人员齐聚于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艘即将启航的钢铁巨舰上。
没有盛大的庆典音乐,只有火星风的呜咽和远处工程机械隐约的轰鸣,气氛庄重而肃穆。
“开始注水,启动悬浮阵法!”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巨大的闸门缓缓开启,富含矿物质的水涌入船台下方的专用航道。同时,早已刻画在船台基座和舰体龙骨关键节点的“御水阵”与“浮空阵”被同时激活,淡蓝色的灵光流转,托举着“长城号”这数万吨的庞然大物,平稳地、轻盈地脱离支架,悬浮于水面之上。
艾琳娜博士走到宣讲台前,她的声音通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整个观礼区: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此见证的,不仅是一艘战舰的下水,更是我们地球文明,在血火洗礼后,真正迈向星际自立自强的里程碑!”
她指向巍峨的“长城号”,语气中充满了自豪与激动:
“‘长城号’,是我们消化、吸收并超越了帝国部分科技,与我们自身修真文明精髓深度融合的产物。它绝非简单的模仿,而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战争艺术品与文明守护者!”
她开始简要介绍其核心特点,每一项都引发现场低低的惊叹:
“壁垒”护盾系统: 摒弃了帝国依赖活性水晶的单一模式,采用了“三层复合灵能矩阵”。最外层是借鉴了帝国相位盾技术的“涟漪偏转层”,能有效散射能量攻击;中层是结合了修真“金刚阵”与新型合金特性的“物理抗性层”,对实弹和动能冲击有极强防御;最内层,则是大胆尝试模仿无名戒指道韵的“混沌缓冲层”,虽然远未达到戒指的层次,但能对法则层面的攻击起到一定的迟滞和削弱效果。三层护盾由“伏羲”分系统智能协调,能量源则是聚变反应堆与遍布舰体的“聚灵阵”并联供能。
“脊梁”龙骨与结构: 主体结构采用了逆向自帝国的新型合金,但熔炼时加入了“星辰砂”和秘银粉末,并由阵法师在其中刻画了“坚韧”、“自愈”等基础符文。使得舰体结构强度远超帝国原版,且具备微弱的损伤自我修复能力。
“獠牙”
“远航”动力系统: 超光速引擎并未直接照搬帝国的混沌驱动,那太过危险。研究团队取其“子空间泡”的理论框架,但驱动核心采用了更加稳定、结合了聚变能量与大型“破空阵”的混合模式。虽然理论上极限速度可能略低于帝国顶级战舰,但胜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