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苍穹,曾是帝国巡逻艇肆意穿梭的领域,如今,却悄然迎来了复仇的箭矢。
在“星空特战团”于敌后掀起血色风暴的同时,地球联军残存的太空力量,也并未沉寂。经过紧急维修和改装,仅存的几艘具备远程轨道打击能力的舰只——经过大幅修复的“泰山号”重型巡洋舰、两艘“鹰隼级”导弹驱逐舰,以及作为旗舰、刚刚完成“周天星辰阵”简易阵盘加装的“昆仑号”母舰,已悄然运动至火星同步轨道的关键节点,如同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将冰冷的炮口对准了下方的紫红色星球。
昆仑指挥中心内,瓦西里耶夫上将、艾琳娜博士以及一众高级参谋,正紧盯着巨大的火星全息战术沙盘。沙盘上,代表“星空特战团”各个行动小组的蓝色光点正在不断闪烁、移动,而代表帝国重点防御目标的红色标记,则显得格外刺眼。
“‘蜂群’行动已成功扰乱敌军节奏,但一些坚固的硬骨头,不是特种部队能轻易啃下的。”瓦西里耶夫的手指划过沙盘上几个被高亮标注的区域——位于“奥林匹斯”主基地西侧峡谷的“地狱之门”重型炮垒群、保护着主要能源输送管道的“钢铁之环”自动防御平台、以及几个深埋于地下、仅露出巨大散热口的“腐化之源”核心节点。“这些目标,防御强悍,且有能量护盾保护,需要来自轨道的‘重锤’。”
“我们的舰炮和导弹,足以摧毁它们,但难点在于精度和时机。”一位舰队参谋面露难色,“火星大气干扰,帝国残余的电子战能力,以及目标本身的防御,都可能导致攻击偏差。一旦误伤特战团队员,或者未能一次性摧毁目标,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需要眼睛,需要引导。”艾琳娜博士接话道,她调出了一套复杂的能量运行图,“‘伏羲’已经整合了‘星链-ii’的遥感数据、特战团队员携带的灵能信标信号,以及我们之前对帝国能量护盾频率的破解成果。我们可以实施‘灵能制导’与‘符文定位’相结合的精准轰炸。”
她详细解释道:“由前线特战团队员,尽可能靠近目标,放置或激活特制的‘指引符石’。这种符石能持续散发一种与帝国防御体系能量频谱迥异、且极其微弱的特定灵波。轨道上的舰船,其武器系统,无论是实体导弹还是能量炮都加装了‘感灵阵列’,能够锁定并追踪这种灵波,实现亚米级的末端制导。同时,‘伏羲’会同步计算弹道,规避已知的防空火力和能量干扰区。”
“这是一场赌博,”瓦西里耶夫目光锐利,“赌我们的技术足够精准,赌我们的小伙子们足够勇敢,也赌帝国佬的反应不够快。命令舰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天罚’行动,开始!”
火星地表,“地狱之门”炮垒群。
这里是扼守“奥林匹斯”基地西大门的关键。数十座庞大的、如同巨兽獠牙般的自行能量炮台,依托陡峭的峡谷地形构建,构成了交叉火力网,足以撕裂任何试图靠近的装甲部队。厚重的复合装甲层和不断闪烁的能量护盾,使其如同刺猬般难以下口。
特战团第一小队队长“雷震”,正带领队员潜伏在峡谷对面的一处乱石堆中。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交火,才清除了外围的巡逻队,此刻正争分夺秒。
“指引符石已放置在三号、五号、七号炮垒的隐蔽死角!”一名队员低声汇报,他刚刚冒着密集的扫描光束,如同壁虎般攀附在岩壁上完成了任务。
“能量护盾波动频率已记录并上传!”另一名负责电子战的队员紧盯着探测器。
“快点!帝国的援兵最多还有十分钟就会赶到!”雷震催促道,手中的重型脉冲步枪时刻警惕着四周。
高空中,透过稀薄的火星大气,“泰山号”巡洋舰那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