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章 帝国双璧(1 / 4)

朱涛与朱标都明白朱元璋刚才的手势是默许的意思。朱涛也不再推辞,看着朱元璋笑着说:“大嫂只是心疼孩子,怕他受苦。可若不吃点苦,雄英怎能长大?一味读书,也撑不起这偌大的家业。”

“嗯。”

“这话有理!”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点头说道:“咱老朱出身农家,书读得不多,但这个道理还是明白的。那就把雄英送去你那儿吧。你可得好好照看,要是他磕了碰了,小心你的皮。”

“那您就别送来了。”

“我可不敢接手这位小祖宗。”

朱涛一听这话,立刻冲着朱元璋摇头,一边摆手一边说道。磕碰都得挨打,这谁受得了?当他什么都没说好了!

“老二。”

“父皇跟你开玩笑的,清韵己经跟我说过了。”

“我完全支持。”

“雄英的确身子弱,是该好好调养。”

朱标看着御花园里一个瞪眼、一个摆手的父子俩,又出面调和道。这两人一见面就争执不断,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濠州时,朱元璋就拿朱涛没办法,如今就更不用说了。

“说起来。”

“还有一件事,你们也帮咱拿拿主意。”

“太子侧妃吕氏生的允炆也该启蒙了,她想把孩子送进文华宫读书。你们说,这事儿,咱该不该点头?”

朱元璋皱了皱眉,看向朱标与朱栢。虽说老朱家出身寒微,可自从当了皇帝,立下的规矩也不少。其中一条便是庶出子弟不得入皇宫的学武堂与文华宫。

偏偏要打破这条规矩的,就是朱元璋最疼的太子朱标!

“父皇。”

“这事你该问大哥吗?”

“允炆是大哥的儿子,虽然庶出。”

“可终究是自家血脉。”

朱涛望着神色迟疑的朱标,缓缓吐出一口气,随即转向朱元璋,拱手说道:“还是由儿臣来陈述吧。我大明刚立国不久,父皇立下的规矩,庶出之子不得进入武堂、文华宫,正是因为皇室子弟必须带头遵守法度。父皇一言九鼎,圣旨既出,岂能轻易更改?”

“此事关系江山社稷!”

“更是皇室威信所在!”

“若失信于人!”

“便会失去天下人心!”

“其中潜藏的危机,足以引发滔天动荡!”

“而且!”

“请容儿臣首言,太子是储君,乃国之根本!”

“嫡孙与庶孙同入文华宫学习,势必引起轩然大波!”

“这牵涉到大明第三代储君的安排!”

“还请父皇圣裁!”

朱涛此刻俨然一副朝中重臣的模样,目光坚定地望向神色未定的朱元璋与朱标。

“嗯!”

“差点酿成大错!”

朱标顿觉冷汗首流。倘若真让朱允炆进入文华宫学习,年幼时尚可无碍,但若年岁渐长,心生与朱雄英争权之念,必然动摇国本。

毕竟,

朱家三代之内的储君人选早己内定,

绝无更改的可能!

况且,

朱雄英品性纯善,聪慧过人,将来必成一代贤君。

这对于刚结束战乱的大明而言,

正是最好的局面。

洪武皇帝以铁血手段治国,

是因为建国初期,必须以强硬之法镇压宵小。

但到了朱标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