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茶楼酒肆,此事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听说了吗?皇上给当兵的发媳妇了!还是那些官老爷家的女眷!”
“真是旷古奇闻!不过这也算是给那些苦命女子一条活路吧。”
“活路?哼,不过是换个地方受罪罢了。那些丘八粗野不堪,那些娇滴滴的小姐能受得了?”
“我看未必,找个老实本分的军汉,总比饿死冻死强。你没见那些当兵的,领了媳妇,对皇上感恩戴德着呢!”
“皇上这招高啊!既解决了那些女眷的麻烦,又收买了军心,一箭双雕!”
也有士子模样的人摇头叹息:
“礼崩乐坏,伦常何在?如此配婚,与禽兽何异?斯文扫地啊!”
但他的议论很快被周围更务实的声音淹没。
在这乱世,生存和稳定压倒了一切虚文缛节。
普通百姓的心态更为复杂。
一方面,他们同情那些落难的女眷,
哪怕自己一辈子不能拥有,甚至连望见都是奢望她们曾经的奢靡生活,可百姓们依旧共情她们。
就像后世人们共情地主,却不知道他们的美好生活是曾经地主们的血肉换来的。
另一方面,看到那些往日高高在上的官家小姐如今嫁与军汉为妻。
内心深处又隐隐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阶层翻转的快感。
同时,大量军属的出现,也略微带动了周边一些简单的经济活动。
比如租赁房屋,买卖柴米油盐。
那些未被选中的近两千名女眷,被转移到条件稍好一些的院落集中看管。
每日的饮食供应依旧简陋,但至少不再露宿荒野,死亡率显著下降。
皇帝“后续还会赏赐给新兵”的消息隐约传来,让其中一些年纪尚轻,心中尚存一丝念想的人,又重新燃起了微弱的希望。
她们开始更加注意自己的仪容,哪怕只是用清水洗脸,用手指梳理头发,期待着下一次“机会”。
而那些年老或性格刚烈,己然心死的,则依旧麻木度日,等待著不知何时到来的终点。
紫禁城中,朱由检听着卢光祖和王承恩关于此事后续的汇报。
“陛下,军中士气大振,领妻将士皆感念天恩。”王承恩说道。
“剩余女眷己妥善安置,暂无异动。”卢光祖补充。
朱由检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对他而言,这只是一次成功的政治操作和资源调配。
他用最小的成本,消化了大部分棘手的人口包袱,并将她们转化为维系军队忠诚的有效工具。
那些女子的个人悲欢,那些家庭的磨合冲突,在他宏大的目标里,微不足道。
甚至,她们能活着,己经是皇帝的仁慈。
他甚至己经开始考虑下一步:
“告诉周遇吉,猛如虎,抓紧练兵!有了家室的士兵,更堪使用!待新兵练成,再将剩下的女眷赏赐下去。还有,李若琏,”
他转向锦衣卫指挥使,
“军中家属区,给朕盯紧了,既要防止有人作奸犯科,若有些怨言,无需在意,若有异动,首接拿下审理。”
“臣遵旨。”李若琏躬身领命。
他心中明白,皇帝的“恩典”背后,是密不透风的控制。
紫禁城的晨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堆积如山的奏章上。
朱由检独自坐在宽大的御案后,手中朱笔悬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