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治安如何维持?若放任不管,不需要士绅造反,整个大明的行政体系就会自行崩溃!
必须立刻填补这些空缺!立刻!
但,用谁?
传统的途径是启用“贤良”,征召“遗才”。
可贤良在哪里?东林党?复社?那些清流名士?
朱由检的眼中闪过一丝极深的厌恶。
那些人,嘴皮子比谁都利索,道德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可一遇到实事,不是空谈误国就是束手无策,甚至暗中结党营私!
让他们来填补这些空缺,无异于引狼入室,很快就能形成新的朋党,继续扯皮,内斗,阻挠他的新政!
而且,这些人多半与江南士绅,南京留守朝廷关系密切,让他们进来,自己的免税诏令还能出得了北京城吗?
另辟蹊径!
必须另辟蹊径!
一个大胆的念头,再次从他结合了后世思维的脑海中迸发出来——胥吏!
大明胥吏!
这个庞大而卑微的群体,如同寄生在大明肌体上的暗影,无处不在。
他们不是官,甚至没有功名,只是官府雇佣的办事人员,负责具体的文书,刑名,钱粮,征比等一切繁琐实务。
他们地位低下,俸禄微薄,几乎永无晋升为官的希望。
然而,正是这群人,实际操控着地方行政的运转!
官老爷可能不懂刑名钱粮,但他们懂!
官老爷可能三年一任拍拍屁股走人,但他们世代相传,盘根错节!
百姓怕官,更怕吏!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胥吏之害,朱由检在后世史书中见得太多!
他们敲诈勒索,欺上瞒下,玩弄律法条文于股掌之间,是地方治理中最黑暗,最腐败的环节之一。
他们为什么如此贪婪残暴?仅仅是因为道德败坏吗?
不!朱由检的目光变得冰冷而锐利。
根源在于制度!在于绝望!
大明祖制,胥吏永不得为官!
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彻底断绝了他们的上升渠道!
他们一辈子,甚至子子孙孙,都只能困在最低级的办事员位置上,拿着微不足道甚至没有的报酬,却掌握着巨大的实际操作权力。
这种权力与地位的极端不匹配,这种永无出头之日的绝望,不逼着他们去贪婪,去榨取,去为自己寻找“灰色收入”,又能如何?
他们不贪,一家老小就得饿死!
他们不狠,就无法在衙门那个黑暗森林里生存下去!
“是啊!没有上升渠道”朱由检低声自语,仿佛在叩问这冰冷的祖制,
“就像把一群饿狼关在羊圈外,只给它们闻味道,却不给肉吃,它们能不想法设法钻进来撕咬吗?”
既然如此,那朕就给你们打开这道门!
一个清晰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成型。
他要打破这该死的祖制!
他要从这群被所有人鄙视,却又实际掌握着大明运行钥匙的胥吏中,选拔人才!
这不是因为他天真地认为胥吏都是好人,而是因为他看中了他们的实际办事能力和他们对现有规则的熟悉!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群可以被彻底掌控,彻底重塑的力量!
他们毫无背景,备受歧视,皇帝给予他们前所未有的晋升机会,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