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傍晚,李乐再次站在了切尔西区那条安静的街道上。
与上次不同,这次韩远征家门前停着的车明显多了几辆,透过窗户,能看到屋内人影憧憧,灯火通明,隐约的谈笑声顺着夜风飘出来。
按响门铃,这次开门的是个面生的年轻人,礼貌地将李乐引了进去。
门厅里衣帽架上已经挂满了各式外套,显示着来客的数量和层次。
果然,走进客厅,除了上次见过的罗婵、庄欣怡几个人,还多了几张新面孔。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房间里泛着隐约的兴奋的氛围。
韩远征正被几个人围在中间,谈笑风生,看到李乐,远远地点头示意。
不过扫了一圈儿,还是没有发现司汤达,这才想起,好心最后一次见到这人,还是在二奢店,心里多了几分猜测。
今天没了火锅,两张长条桌上摆起了带着公司logo的英式自助,一条修身长裤,玫红色高领紧身毛衣,勾勒出凹凸紧致背影的罗婵,正端着盘子,对着一堆吃的,犹犹豫豫,挑挑拣拣。
李乐凑过去,也不客气,拿起盘子,夹了一堆,十万镑的门票,怎么也得吃回点儿本钱来。等凑到罗婵身边,夹起一块烤鳕鱼,罗婵一扭头,先是惊讶,之后笑意浮现在眼角,“噫?你来了?”
罗婵抿了口手中的苏打水,“还以为你不感兴趣了呢。”
李乐叉起一块小香瓜,塞嘴里唔噜着,“唔,那不是显得咱有参与感嘛,大家都来,就我不来,多不合群。”
罗婵轻笑一声,没接这话茬。
李乐下巴一抬,示意客厅里的人,低声道:“今天阵仗不小啊,比上次多了不少人。”
“嗯,”罗婵也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不能小看韩远征的组织能力。三年的学联秘书长,可不是白当的。别的不说,全英不敢讲,单伦敦这片儿,他的人脉关系是打通了的。”
“听说光是你们那儿和帝国理工、ucl这几所学校里,跟他有来往的,家里有分量的,就不在少数。”
李乐点点头,看这架势,韩远征推动这件事,不是什么一时兴起的临时起意,而是在系统有规划的整合人脉资源,搭建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平台。
“你多少?”李乐往盘子里又夹了两根儿小羊排。
“什么舵手?”
“还大海航行呢,问你,投了多少?”
“二十万。”
李乐挑眉,“磅?”
“不然呢?”罗婵瞥他一眼,“人民币在这儿也不好使啊。”
“啧啧啧,富婆。”李乐咂咂嘴,“家里不说你?”
罗婵浑不在意地摇摇头,“不怕。这是我自己的钱,我自己能做主。而且家里也知道这事儿,态度是支持,反正数额不大,就当练手了,亏了也算积累经验。”
“你倒是心态好。”李乐感慨一句,这年头,能随手拿出二十万英镑“练手”的留学生,终究是极少数。
“你呢?投了多少?”罗婵反问。
“交了十万门槛费。”李乐伸出食指比了比,“就这,还是答应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换来的。”
“不平等条约?”罗婵意有所指的笑道,“什么条约?看来你在家地位堪忧啊。”
“胡说,我只是不管钱。”
“你都不管钱了,那还剩啥?”
“这话到头了啊。”李乐笑了笑,岔开话题,“这些人都投了多少?你知道不?”
“他们啊,我知道的,罗耀辉投了三十万,庄欣怡和陈佳佳都是十万。不过都没那个叫王铮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