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帝一臣> 想我没【有GB】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想我没【有GB】(1 / 5)

第157章想我没【有GB】

除了这一点,郑清容还有个更大的发现,那就是朝堂上又多了一位老熟人一一崔尧。

之前处理他儿子崔腾的事,皇帝不是不让他上朝了吗?怎么又回来了?暗自留了个心眼,郑清容打算下朝后问问杜近斋或者回去后问问陆明阜。不在京城好也不好,好处就是可以出去做事,不好就是不能及时知晓宫里宫外发生的这些事。

看到她此番回来,先前那些觉得她说大话的官员彻底没了声音。不给她人,让她孤身去处理贡品被劫的事本就有让她知难而退的意思,谁想到她不仅找到了贡品,还搞出来一支玄寅军。如今贡品被劫一事算是了了,升任尚书只怕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他们想反对也不好再反对,谁让他们之前在陛下面前说了,只要她能搞定山南东道贡品被劫的事,就让她升任尚书呢。不过她一个人就能解决这件事,也确实是厉害,不服不行,这要是换做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兵不血刃地做好这件事。饶是之前再怎么怀疑她质疑她,此事之后,心下也不由得几分佩服。这事姜立也记着,当时郑清容只说贡品的事办成之后让他提她做尚书,却没说是哪一部的尚书。

而且突然去户部做侍郎也不是她主动选的,是因为突然出了贡品被劫的事,算是时局所迫,所以这次姜立还是打算让她自己选要去哪里。就在他询问郑清容是要继续留在户部担任户部尚书,还是想去其他部门的时候,崔尧站出来了。

表示郑清容刚从山南东道回来,一路风尘仆仆,现在晋升太赶了,倒不如缓上几日,择个良辰吉日再行封赏,毕竟升任一部尚书也不是什么小事,还是得隆重小心些。

郑清容挑了挑眉,看了他一眼。

她前不久才解决了他儿子,他不是最该反对她晋升的人吗?怎么还站在她的角度来考虑了?

有猫腻吧?

倒不是她小人心,冰释前嫌这种事她也不是不认可,如她和平南琴也算是冰释前嫌了,但那都是有基础的有过程的,并不是一上来就你好我好大家好。自从处理完崔腾的事后,她都没和崔尧见过面说过话,突然转变态度,这会让她下意识觉得对方没安好心。

但座上的皇帝似乎并不这样觉得,想了想觉得崔尧说得也有道理,便同意了,询问郑清容想去哪部,他好让人准备着。郑清容也不藏着,表示想去兵部,什么阴谋不阴谋的,她直接跟他摊牌玩阳谋。

她倒要看看,崔尧究竟想做什么。

殿内的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听到她说要去兵部,顿时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没继续留在他们户部,他们户部庙小,可容不下她这尊大佛。姜立颔首表示可以。

玄寅军刚建,他是不会让侯微从吏部这边挑人去兵部的,郑清容提出去兵部也好,玄寅军本就是她提出来建立的,她去兵部把位置占了,这样侯微和陆明阜也没办法塞人过去。

他是允许玄寅军建军,但并不代表会让陆明阜和侯微接触玄寅军,想要这支军队,那也得看他们的本事,哪有别人把饭做好,他们直接端起来吃的道理。打定主意,姜立便让人去着手准备了,还让司天监公凌柳回去挑个好日子,届时好给郑清容晋升封赏。

殿内诸位官员对此表示十分艳羡,那可是兵部尚书啊,正三品紫袍官员,年纪轻轻就到了这个职位的,她是开天辟地头一个吧。陆明阜和侯微则是微微松口气,看到她平安归来,又即将踏上尚书的位置,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

此事议定,工部那边又有事奏报,说是剑南道益州蜀县闹了洪灾。蜀县附近有一条陵江,陵江的河床比蜀县的地表要高不少,这就导致蜀县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被水淹,但等到了枯水期,陵江的水回落后又不经过蜀县,无法灌溉农田。

前几年蜀县那边为了应对陵江枯水期,在陵江上游开了一道口子,把陵江的水引进蜀县,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