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当时被称作世人天才的侯微都比不得她半分,奈何天妒英才,未等到实现个人抱负便早早逝去。
因为六人都是由心而活,不为世俗所困,所以被世人放到一起,得了个逍遥的名号。
逍遥六女之中,书女是唯一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除了尚在人世的慎舒,其余五人的结局都不算好。昔日的逍遥六女何等风华绝代,今日的现状就何等落寞。“原来还有一口气,我还说要是断气了就给我的阿昭送去。"慎舒看了一眼严牧,话虽然不近人情了些,但动作却是不慢,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便在严牧身上几处大穴扎了上去。
郑清容忽然想起那日和阿昭姑娘见面时,阿昭姑娘自称是仵作,此刻听得慎舒这样说不由得有些好笑。
这对母女还真是……特别。
郑清容在脑海之中想了不少形容词,最后觉得用特别这个词很合适。“郑某在此谢过夫人。"她道。
其实从刑部司杂物间里营救出严牧的时候是有机会带他去救治的,但苦于当时手头上没什么可用之人,罗世荣和赵勤等人又还没有落网,把严牧单独丢在医馆她也不放心,所以只能用内力吊着他的一口气,带在自己身边,想着待会面见皇帝的时候,能不能跟皇帝借个御医用用。此刻有慎舒相助,不用再拖延折腾,她更乐见其成,也确实该谢。慎舒并不看她,只顾自忙着自己手里的活,探脉扎针一气呵成:“先别急着谢,我救人是有条件的,救活了你带走,救不活我带走。”毕竟家里还有一个爱研究尸体的女儿。
她们母女向来都是活的归她,死的归女儿。新鲜热乎的尸体,够阿昭研究一阵子了。
她的名气大,救人的条件是整个京城都知道的规矩,是以她这一席话并未让围观的人觉得冷漠无情和无理取闹,反而纷纷夸赞。“慎夫人出手,哪有救不活的?”
“就是,慎夫人要是都救不活,阎王今晚得睡不着了。”“慎夫人虽然脾气怪了些,话说得不好听些,但医术那是没得说的,郑大人你放心。”
昨日符彦拦街堵人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知道郑清容的身份了。再加上先前负责看守登闻鼓的官吏来收诉状时,郑清容自报过姓名和官职,是以现在在场的人都知道她是从扬州到京城赴任的郑大人,也都称她一句关大人。
人群你一句我一句,诸如此类夸赞慎舒的话,丝毫不吝啬。话匣子打开,也不知道是谁忽然提起往些年的事。“那可不,当初慕二公子的头都被砍了下来,结果经过慎夫人的手缝了回去,不照样好好地活着。”
这个郑清容倒是没听说过。
她知道的只是慎舒杀了慕二公子后判出家门,从此慎、慕两家老死不相往来的事。
现在仔细想想,自古以来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慕家也不是什么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户,怎么可能这么简单就放过了?
砍了头又缝回去救活了,听起来神乎其神的,跟司天监公凌柳摘星捞月一样。
莫不是真有其事?
慎舒拔了针,对说话那人道:“那你可就高估我了,我哪有这么大的本事。”
奇迹般的,在她收了针之后,郑清容明显感觉到严牧情况明显好转,气不虚了,血液也不凝滞了,一切体征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竞然只是通过几根银针就解决了,其余的就连药方都没开。果然好本事!
郑清容心里赞一句。
活死人肉白骨,传言诚不欺她。
先前说话那人听到慎舒否认,立马给出了自己的论点:“可是我那年明明看见慕二公子事后在城外梅林里赏梅,脖子上还有一条缝合过的线,他身边的小厮还说什么"慎家大姑娘虽然大胆到上门杀人,但好在一身医术了得,将公子的头缝起来'之类的话…”
慎舒笑了笑:“那你可能是眼花了,慕二公子早就死了,我亲手砍的头,怎么可能还活着?”
若说先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