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77章 此等风骨,竟被污为逆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7章 此等风骨,竟被污为逆臣?!(1 / 4)

卯正一刻。

雪越下越大了。

吏科廊房内,宋繻正与吏科都给事中辛自修对坐弈棋,实则心不在焉,棋枰上黑白子寥落,更像是随手摆弄。

二人眉宇间皆凝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沉郁。

辛自修执一黑子,久久未落,目光却并未落在棋局上,而是望着窗外混沌的天色,良久,忽地长叹一声,将那枚黑子“嗒”地一声掷回身旁的藤编棋罐里。

“唉……”叹息声沉重:

“伯敬兄,今日御前那番“开源节流’之议,听着冠冕堂皇,细想来,无非又是盘剥小民、纵容豪右的老调重弹。鄢懋卿在江南所为,你我不是不知,那是刮地三尺,怨声载道!江南官员弹劾他的奏章是一封接着一封,如此得来的百万两银子,沾着多少血泪?陛下竟也……唉!”

宋繻默默将手中的白子放回罐中,神色黯淡:

“子吉兄所言甚是。国事蝄螳,如沸如羹,却无正本清源之策。想我大明开国之初,言路何等通畅!太祖虽有峻法,何曾因言罪及直臣?而……”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难以言喻的痛惜:

“自“越中四谏’折戟,“戊午三子’蒙难,杨椒山公血染西市……直言之路几成绝域。忠良屏息,奸佞当道,纲纪为之不振,士气因之摧折。多少铮铮铁骨,或凋零于诏狱,或消沉于边陲。如今朝中,但求无过、明哲保身者多,肯为国家争是非者……寥寥矣。长此以往,国事何以堪?人心何以聚?”辛自修一拳轻轻捶在膝盖上,痛心疾首:

“纲纪败坏,一至于斯!放眼望去,当年黝力劾严之辈,如今唯有杜华州,凭借不世之功与陛下些许眷顾,尚能屹立朝堂,此番他若真能入主户部,执掌财权,或可稍遏严党气焰,一振士风!”“只盼他能早日到任,重整户部积弊,更盼他能稍涤朝堂污浊之气……”

二人正长吁短叹间,突然被廊外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断。

帘拢掀起,一名书吏禀报道:“宋给谏,门外有徐阁老府上管家徐寿求见,言有万分紧急之事。”宋繻与辛自修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惊疑。

徐阶的心腹管家此刻突然来访,实在反常。

辛自修立刻起身,对宋繻道:“既是徐阁老府上有要事寻伯敬兄,吾当回避。”说着便转身步入后堂。宋繻定了定神,沉声吩咐道:“快请。”

片刻,徐寿疾步而入。

他不及寒暄,甚至未等气息完全平复,便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纸张,双手奉与宋繻,声音压得极低:

“宋给谏,万勿声张!此乃通政使潘银台方才密送至我家的抄件,河南……出大事了!阁老吩咐,务必请给谏速览,并……并设法玉成其事!”

宋繻心头猛地一跳,接过那尚带体温的纸张,入手便觉有千钧之重。他迅速展开,目光急扫。只看得数行,持纸的手抑制不住地微微颤抖起来。

他读完此疏,随后猛地背过身去,肩头微微抽动了一下,极力压抑着翻腾的情绪,迅速用袖角拭去眼角即将溢出的湿热。

宋需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道:

“徐管家,回复阁老!杜公真国士也!此心此志,天日可鉴!宋繻虽位卑,亦知忠义二字重逾千钧!请阁老放心,吾……知道该如何做了!”

徐寿闻言,深深一揖,脸上露出如释重负又带着悲壮的神情:“有劳宋给谏!高义薄云,我家老爷代杜华州谢过宋给谏了!”

就在这时,廊外再次传来脚步声,比先前更为清晰响亮,伴随着一个略显倨傲的声音:

“吏科当值官员可在?内阁有命,送来今日需抄发之旨意!”

屋内两人对视了一眼。

徐寿反应极快,不待宋繻示意,立刻闪身避入后堂。

宋需迅速将那份抄疏塞入袖中,定了定神,扬声道:“请进。”

门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