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54章 周王世子殿下驾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4章 周王世子殿下驾到!(2 / 4)

静待对方反应。

他期待看到杜延霖露出权衡、乃至被说服的神色。

谁料杜延霖接下来说的话却让章焕的脸上一僵,端茶的手都顿在了半空:

“张显忠鱼肉百姓非止一载,其恶行昭彰,民怨沸腾。章抚台方才所言,似早对此中情由了然于胸。那敢问抚台,既已知情,在此之前,可曾为受冤百姓,以此“稳妥’之法,与周王府沟通、陈明过利害?”这话问得极刁钻,极尖锐,瞬间让章焕僵在了那儿。

“呃…这…”章焕一时语塞,脸颊上的肌肉微微抽动,方才的从容瞬间消失无踪。

他放下茶盏,眼神有些尴尬地避开杜延霖,语气变得支吾起来:

“这个……金宪有所不知,王府…王府事务,错综复杂,牵涉甚广,非…非本抚一纸公文或一番口舌便能轻易……”

杜延霖并未容他继续组织语言,声音拔高,字字如槌,敲打在章焕的心笙上:

“抚台未曾试过,又如何能断定,此路一定不通?还是说,抚台心中早已断定,百姓之冤屈、朝廷之法度,其分量终究重不过王府之“体面’与可能之“麻烦’?”

“此言…此言差矣!”章焕脸色由红转白,略显狼狈:

“杜金宪,我敬重你的才干与为人,又比你多当了几年官,有一句心里话不得不说,在官场,总要和光同尘。”

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恳切: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周王府背后是我大明背后所有的宗藩,牵一发而动全身。张显忠之事,其背后盘根错节,关乎多少人的体面与利益?”

“金宪年轻有为,锐意进取,此心天地可鉴。然欲成大事,有时需迂回缓图。强硬为之,恐事倍功半,甚至激起反弹,于赈灾大局、于金宪自身,都非善策啊。老夫痴长几岁,实不忍见金宪因此误入歧途。”章焕说的语重心长,试图以“老大哥”身份劝服对方。

杜延霖静静地听着章焕这番“推心置腹”的官场哲学,脸上看不出丝毫波澜。

待章焕语毕,他并未立刻反驳,而是沉吟了片刻,指尖在温热的茶盏上轻轻摩挲,仿佛真的在认真权衡利弊。

半响,他缓缓抬起头,从善如流道:

“章抚台老成持重,思虑深远,所言…确有其理。是杜某过于急切了。眼下灾情如火,确应以赈济安民为第一要务,不宜横生枝节。”

此言一出,章焕心弦顿松大半,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忙道:

“金宪能体谅此中难处,实乃明智之举!老夫亦……”

杜延霖抬手,打断了章焕的话,语气变得极为务实:

“章抚台所言极是,赈灾事大,刻不容缓。杜某此番赴河南府,深感赈灾之事千头万绪,牵涉各方,粮源如何调配、各州县如何协调、灾民如何安置疏导、又如何劝谕本地士绅大户踊跃捐输……此间种种,牵涉甚广。”

他身体微向前倾,呈商榷之态:

“杜某思忖,深感前次赈灾会议尚有许多事务未交代周全。欲尽快推行赈灾大事,避免政令不畅或各方推诿,非得将相关各方齐聚一堂,当面厘清章程、明确权责并将大小事务交代清楚不可。否则你我在此空谈,下边却各行其是,终是徒劳。”

章焕深以为然,点头道:

“金宪所虑极是!确需召集相关人员,共商细则。不知金宪以为,该请哪些人?何时举行为宜?”他主动将会议发起之权让与杜延霖。

杜延霖见章焕入彀,便从容说道:

“既是商讨全省赈灾大局,布政使掌钱粮户籍、按察使司刑名监察,不可或缺。各府知府、受灾州县正印官、佐贰官乃具体执行之人,必须到场。此外,赈灾需地方乡绅鼎力支持,省内素有威望、常牵头公益的士绅代表亦需请来共襄义举。”

说到这里,他略作停顿,仿佛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