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35章 王本固……腐儒误国!坏我大计矣!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王本固……腐儒误国!坏我大计矣!(2 / 4)

之职,敕命三法司严勘其流播邪说、蛊惑人心、渎职枉法诸项情实!并严敕礼部、都察院,彻查浙省学风,立禁“求是大学’所传悖乱之言,以靖士林,以安人心,以护我大明万世之基业!”最后一笔重重落下,力道几乎透纸背。

王本固掷笔于案,长吁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复读一遍,深觉字字泣血,皆发自肺腑,为的是朝廷纲纪,为的是圣学道统,为的是天下士子的未来乾坤!

王本固将奏章仔细封好,盖上巡按御史印,招来一名衙役沉声吩咐道:

“八百里加急,直送通政司!此疏关乎国本士风,务必直达天听!若有迟延,唯你是问!”衙役凛然应诺,躬身捧起奏章,疾步而去。

胡宗宪回到杭州浙直总督衙门时,暮色已浓得似化不开的墨汁。

他一身戎装未卸,征尘犹在,一身软甲在烛火下泛着冷硬寒光,更衬得他眉宇间霜色凝重。自舟山惊闻王本固竞擅自诱捕汪直下狱的消息,他便如遭雷亟,星夜兼程,疾驰回杭。

此刻,胡宗宪坐到后堂一张太师椅上,随后便陷入了沉思。

他指节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笃、笃、笃的闷响,在死寂的厅堂里,每一下都像砸在侍立亲兵紧绷的心弦上。

良久,胡宗宪才从齿缝中迸出一声压抑的喟叹:

“王本固……腐儒误国!坏我大计矣!”

这声叹息里,不甘与深深的忧惧交织。

汪直下狱,犹如抽掉维系岑港微妙平衡的主梁。

其党羽毛海峰等人惊惶如丧家之犬,正与浙江水师在岑港一带剑拔弩张。一点火星,足以引爆东南海疆的滔天血浪!

他匆匆赶回杭州,便是要在这死局中寻觅一线生机。

然而,此刻令他五内俱焚的,已不仅是王本固这个七品巡按的固执与迂腐。

一路奔回杭州,沿途所闻所见,如一盆盆冷水浇头一一浙江自巡抚衙门以下,大小官吏闻此消息无不拍手称快,欢呼“巨酋落网”,恨不能立刻将汪直明正典刑,悬首示众。

这股汹涌的“杀汪”舆情,已成燎原之势。

胡宗宪比谁都清楚:

汪直之死,绝非一介海寇伏法那般简单。

此人名为勾结倭寇的大海商,实为倭寇群盗奉若神明的“共主”。

唯有他活着,才能有效约束麾下大小倭首,才能在“抚”与“剿”之间为朝廷留下转圜空间,才能真正制衡东南乱局。

然而,朝野上下,有此等韬略见识者,能有几人?

在这汹汹舆情之中,又有几人是真心为社稷?

胡宗宪心情沉重。

纵使他位极东南,手握重兵,在这“诛杀国贼”的滔天舆论面前,他又岂能逆流而上,独力挽狂澜于既倒?

那无异于将自己置于炉火上炙烤,瞬间化为童粉!

笃笃笃!这时,叩门声轻响,打断了令人窒息的静默。

花梨木门轴轻响,徐渭推门闪入,面容在摇曳烛光下半明半暗。

“文长?”胡宗宪抬眼,锐利的目光落到徐渭脸上,“夤夜至此,必有急务?”

“正是为了汪直之事。”徐渭拱手,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

“汪直肆虐海疆,罄竹难书,其罪当诛,朝野汹汹而欲杀之,此乃汹汹民心,不可逆!然……”他话语陡地一顿,目光如炬,直刺胡宗宪眼底那深藏的忧虑:

“诛此一人易如反掌,泄得一腔民愤,何其痛快!然其身后,万千倭寇顿失缰锁,若散为遍地豺狼流毒,东南烽烟或将愈演愈烈,赤地千里!部堂明鉴!汪直此人……眼下绝不可杀!务必倾力斡旋,暂时保其性命,方为安东南、安黎庶的长策!”

“唉……文长,你这番话,句句敲在老夫心坎上……”胡宗宪一声长叹,似有无尽疲惫:

“为官一方,吾何尝不想手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