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
都说情场失意,事业就会得意。
事实还真是这样。
她在服务社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创新举措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服务社的东西多了不少,她和王娟根本忙不过来,李主任又招了两个年轻姑娘。
现在的服务社成了整个大院都离不开的重要补给点。
她引入的编织品订单越来越多,甚至都接到了海岛外工厂工会的团体订购。
订单量大,闵秋就跟李主任打招呼,将订单外包,他们服务社则收取一些差价。
军属大院里的不少人因为这些订单,也算是小小的赚了一把。
姐妹们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收入增加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之前跟闵秋有过节的那两个军属嫂子看着他们挣钱,心里别提有多嫉妒了。
周三上午,闵秋正在整理新一批订单,服务社的门被推开了。
“闵秋同志在吗?”
一个穿着军装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肩章上的星徽显示着他的级别不低。
“我就是,首长您好。”
闵秋连忙起身,有些紧张地整理了一下衣角。
来人笑了笑。
“别紧张,我是政治部的张主任,听李主任说了你的事情,你们服务社的工作很有特色啊,上面注意到了,特意让我来看看。”
张主任环视一周,看着墙上贴的工作流程、分类整齐的货架。
服务社的另一边,是正在忙碌但秩序井然的家属们,他满意地点点头。
“听说你还组织大家学习文化知识?”
“是的,首长,我觉得姐妹们既然有时间,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现在每天下午抽出一小时,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互相学习。”
闵秋解释道,心里有些忐忑。
这些都是她跟李主任提过,李主任同意的。
海岛的家属大多都不识字,因为大家都是从那个年代来的。
但是懂得多了,自然也有底气。
闵秋就提出可以帮助大家一起学习,别管认识多少字,多一项技能,也多一个生存的本领。张主任赞许地点头:“很好,这才是新时代军人家庭应有的精神面貌。”
“闵秋同志,你的能力我们都看到了,政治部办公室正需要你这样有想法又能干的同志,怎么样,愿不愿意来办公室工作?”
闵秋愣住了,这是她从未想过的机会。
“是去,政治部?”
可是李主任之前说的,不是去服务社的办公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