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真不含糊,才几天工夫,那栋荒了半年的烂尾楼就重新活了过来。清晨路过时,苏映雪看见塔吊的钢铁长臂已经吊起了第一根钢梁,在晨雾里闪着银亮的光。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像蚂蚁一样来回穿梭,空气里飘着新鲜水泥的腥气,混着秋风里最后一丝桂花香。
这天气说凉就凉,傍晚买菜回来,苏映雪穿着厚外套站在公交站台等车,肚子忽然“咕“地叫了一声。她抬头望见路边新开的炸鸡店排着长队,忽然就想起奶奶做的炸茄饼一一外皮酥得掉渣,里头裹着鲜嫩的肉馅,咬一口能香得人眯起眼。
深夜,小摊子的暖光灯把苏映雪的影子投在后面草地上,拉得老长。她取出那块后腿肉,紫红色的瘦肉间嵌着雪花般的油花。
菜刀在砧板上敲出清脆的节奏,先是斜着把肉切成石榴籽大小的颗粒,接着换剁肉刀背反复捶打。肉糜渐渐泛出珍珠般的光泽,她又拌入半勺葱姜水,顺时针搅打出黏性,最后撒了一撮现磨山椒粉。案板上的茄子紫得发亮,苏映雪握刀的手稳如磐石。她将茄身竖切成八瓣,刀尖沿着茄肉与茄皮的交界处游走,最终留下两毫米薄的翡翠色外衣。
剜下来的茄肉切成绿豆大的丁,与肉馅重新混合一一这是奶奶教的刀法,既保留茄皮的完整,又让每一口都能尝到茄香。
玻璃碗里,雪花粉与玉米淀粉按二比一的比例混合,打入一个土鸡蛋。苏映雪加入冰镇矿泉水,筷子搅拌时能拉出透明蛛网状的黏稠度。她特意撒了半勺虾皮粉提鲜。
铁锅里的菜籽油烧到六成热,苏映雪将第一块茄饼坯轻轻放入。油花“滋啦“腾起半尺高,她立即用长筷子轻轻拨动,让茄饼在油浪中旋转。
当酥皮呈现漂亮的金黄色时,她抄起漏勺快速翻面,这时能清晰听见油脂在高温下发出的欢唱。真正的功夫在于“九转“一让茄饼在油锅里经历九次沉浮。第一次定型,第二次逼油,第三次酥皮分层. . ..直到第九次浮起时,茄饼表面会浮现细密的气泡纹路。
苏映雪盯着秒表计算时间,油温始终控制在180°C左右,这是她用温度计反复测试过的完美数字。当最后一批茄饼出锅时。她拈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茄饼,酥皮在齿间碎裂的声响像踩碎秋叶。内里的肉馅鲜嫩得几乎不用咀嚼,混着茄子蒸腾的香气。
第一口就让人想起小时候放学路上,校门口那个永远排着长队的炸货摊。
苏映雪望着锅里剩下的最后一滴金黄油珠,忽然觉得,这深秋的凌晨,因为这一锅酥香,变得格外温柔。
“老板,来份茄饼。“
苏映雪抬头,看见一个眉眼俊秀的年轻人站在摊前。他穿着休闲衬衫,领口微微皱起,眼下挂着淡淡的青黑,像是许久没睡好了。
“十块。“她回答着,手上动作不停,金黄酥脆的茄饼在油锅里翻腾,“自己扫码。“
周游摸出手机扫码时,忍不住多看了两眼这个深夜还营业的小摊。摊位虽小,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不锈钢台面擦得铨亮,连装茄饼的纸袋都印着素雅的花纹。更难得的是,在这荒郊野岭的,炸出来的茄饼竞然香得惊人。
三天前,周游还是个准新郎。
他在景区管理处上班,虽然只是个小山评的3A级景点,但胜在离家近,房贷压力小。他和女朋友美美商量好了,等房子装修好就结婚。可谁曾想,张氏集团的烂尾楼说停工就停工,他的首付打了水漂,每个月还得照常还贷。
上周为了这事,他和美美大吵了一架。美美红着眼睛说:“你连个安家的地方都给不了我!“说完就摔门而去,这两天连电话都不接。
“您好,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人接听....“
周游盯着手机屏幕上最后一条消息一一美美发来的“你好?你是谁?“,胸口像压了块石头。他明明什么都没做错,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