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50章 博弈2(2 / 2)

《未成年人观看电影指导办法》,明确‘少儿不宜’的审定标准 —— 哪些内容是绝对不能给未成年人看的,哪些是需要家长陪同的,哪些是适合所有年龄段的。”

王东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同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分级委员会,成员包括法律专家、教育专家、儿童心理学家、影视创作者和家长代表。”

“这个委员会不是由某一个部门说了算,也不是由资本操控,而是独立的、专业的。它负责制定分级标准,审核每一部电影,并对分级结果负责。”

“如果观众对分级有异议,还可以申请重新审核。这样一来,既保护了未成年人,又给了创作者明确的创作空间,不是吗?”

冯大炮则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王老师说得有道理,” 坐在角落里的一位女士突然开口,众人看过去,发现是北师大儿童心理学教授李东梅,“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未成年人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逐步发展的。”

“比如五岁的孩子,看个动画片里的怪兽都会害怕;而十五岁的青少年,已经能理解一些复杂的人性话题了。现在的问题是,所有电影都放在同一个池子里,家长根本不知道哪部适合自己的孩子。”

“比如去年有部动画电影,里面有个角色牺牲的场景,很多幼儿看完后晚上做噩梦,家长投诉了很久 —— 如果有分级制度,在海报上明确标注‘建议 8 岁以上观看’,这种情况就能避免。”

“还有法律层面,” 法律界代表张伟律师也站了起来,“现在关于电影内容的监管,主要靠《电影产业促进法》和一些部门规章,但这些规定都比较笼统,比如‘不得含有危害社会公德的内容’,什么是‘危害社会公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导致审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而分级制度,可以把这些笼统的规定细化成具体的标准,让监管有法可依,也让创作者有章可循。”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言,有人支持,有人提出疑问 —— 比如基层影院的监管能力能不能跟上?分级标准会不会被资本钻空子?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看限制级电影怎么办?讨论从激烈的争论,渐渐变成了理性的探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