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愿,甚至颇有些埋怨的吟啸,随即携裹看滚滚阴云往东行去。
待风晴雨雾,有围观百姓问天上作饵的童子现在何处,莫不是进了龙君之口?
众人哗然,然而就在此时,不远处房顶上却忽然传来孩童调用声:
“我在这儿!好大的龙!天上好大的龙!”
原来是那云上龙君临走前还不忘分下一缕风气,托举着这孩童平安落地。
人群中,看完此景的丘显生目中异彩连连。
眼瞅着此间道人有呼风唤雨,驯龙伏虎之能,这不是仙人是什么?
丘显生认定这就是他的仙缘,于是上前纳头便拜,想要让庄童生收他为弟子。
然庄童生不以为意,一旁知州心中不虞,遂派衙差驱赶丘显生。
后者也不着恼,索性就在州府衙门外等侯。
待得庄童生用完谢宴,准备离去时,他便尾随而上,不论昼夜,不管晴雨,丘显生始终一声不跟在身后。
只要庄童生歇脚打坐,他就跪在不远处等着。庄童生起脚动身,他便一副尾随痴汉的模样,一路死缠烂打的跟着。
终于,在回到莲花山的时候,庄童生长叹道:“你心有所执,凡心未泯,如何修得真法?”
“真人怎就断定弟子凡心未泯?弟子为求取仙道,不惜舍弃官位,离开妻儿,这难道都不算诚心?”
庄童生哑然失笑,启口道:“也罢,看你如此虔诚,贫道若不给你一次机会,反倒显得贫道不近人情。”
“今日贫道便带你上山,做个散修。若你在此期间,真能守得住本心,耐得住清修,贫道再考虑将你收入门下,传你修真法门。”
丘显生显然还不知道庄童生说的定守本心是什么意思。
等到了山门,丘显生便被安排到一处独立洞府,说是洞府,其实就是一个山洞,里面只有一床丶一桌,一凳,仅此而已。
前二月间,丘显生尚且耐得住寂寞,哪怕不得仙师传法,他依然能守得住本心。
但半年过去,不得真传的丘显生已然抓肝挠肺,觉得在这地方还不如在官衙忙碌来得舒服。
也就是在这一日,有穿着粉袄衣裙的小姐来到丘显生住处。
那面若桃花,肤若凝脂的小姐自称是陪伴家人前来玉池观替家父还愿,却不知怎的,迷失道路,来到了此处。
丘显生眼前一亮,忙起身见礼,还待说话,却忽闻洞外一声雷动,接着便是紧随而至的瓢泼大雨。
“这雨好生迅疾!小姐,这山中湿寒,外面又逢风雨,某倒是不怕,单怕小姐淋湿身子,染上风寒,若小姐不觉冒犯,不妨在某洞中暂歇,待风停雨止,某再送小姐离去。”
那小姐急忙谢过,随即羞答答一笑,坐在了石凳上。
此时,不大的洞府里,孤男寡女,男的一身热气,女的胭脂香气扑鼻,旖旎的气氛开始蔓延。
两人本也没别的话题,丘显生问小姐婚否,小姐则说待字闺中。
眼看话到尽处,小姐又突然抬起首,脸染红绡的来了句:“小女若是要嫁人,也是要嫁给像郎君这般的好儿郎。”
啊呀!
瞧着小姐且羞且喜的模样,丘显生心中欲火腾的就烧了起来,什么求仙问道,什么固守本心,统统都被他抛到了脑后。
洞外,风雨交加。
洞内,翻云复雨。
待得云收雨雾,丘显生忽然发觉洞门外不知何时多了一道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