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一日,奉天帅府。
“妈了个巴子!这鬼地方比咱长白山还冷!”
“哪个龟孙愿意拖家带口,去这能冻掉屁股蛋子的地方垦荒?给座金山也得掂量掂量!”
侍立一旁的少帅上前一步,将一份厚厚的《北疆移民与开发草案》放在桌案上。“父亲,非常之事,需非常之策。儿以为,可效仿汉朝屯田制,寓兵于农,稳扎稳打。计划每户授田百亩,免其三年田税,并由政府统一提供耐寒作物种子、耕牛农具。”
“放屁!光画大饼顶个卵用!你得给真金白银!听着,告诉那帮河南、河北来的老侉,敢去外兴安岭安家落户的,老子当场赏十块大洋安家费!” 大帅嗓门洪亮。
“父亲,所言极是,重赏必不可少。然,欲使移民扎根,而非流徙,需使其有恒产、有牵挂、有盼头。儿建议,凡有壮丁报名北上垦荒,其原籍家属,免三年一切赋税。其在北疆所生子弟,及龄后,优先录入我东北讲武堂及各新式学堂。”
老帅眼睛猛地一亮,“嘿!小六子,你这招阴不对,是高!这叫拴住他的心,连着他家的根!”
“就这么办!回头就给阎老西发电报,告诉他,他山西地面上那些没饭吃的饥民,老子全包圆了!给他减轻负担!”
确定好后大致福利与张作相等民政部门细化政策,首接开始行动。
八月三日,北疆移民与开发总局在奉天正式挂牌成立,张作相亲自坐镇局长。
成立当日发布的政令:
“凡自愿北上垦殖之中华国民,无论籍贯,均由东北军提供火车票,下车即发御寒棉袄一件、皮帽一顶、毡靴一双!”
总局派出人员,首接在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车站设立北疆招工处。
高音喇叭日夜宣传,承诺诱人:
“北疆垦荒,月饷三块大洋,包食宿!因工伤残,抚恤百块大洋!落户成功,另有田产房屋,首接发放十块大洋安家!”
消息像野火般蔓延。
无数衣衫褴褛的人们,从山东、河北、河南、甚至山西,涌向指定的集结地。
将人送往北方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在那片冰天雪地中站稳脚跟,构建起坚固的国防与经济体系。
几天后,在帅府召开的秘密军事会议上,这个问题被摆上了台面。
副官摊开一卷的工事构筑图。
“大帅,各位,根据勘察,欲确保外兴安岭及以北新拓疆域之安全,需自额尔古纳河至鄂霍次克海,构建一道纵深防御线。除了天然屏障外,在关键关口、河谷等建立永备工事、炮兵阵地、指挥所、屯兵洞。”
他顿了顿,“因道路不通,水泥,钢铁、材料等运送困难,需要先修建公路铁路等。一年大多数时间都有冰雪,修建非常困难。所需各种材料相当于东北目前一年的产量。”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大帅霍然起身,手掌拍在红木会议桌上,
“困难?困难也要修,把囤着的备用铁轨,全运过去修路,各大水泥厂全力开工,还有告诉赵镇藩让他在朝鲜半岛也发布招工,一方面有大量人手铸碉堡,修工事!另一方面加快人员流动,形成以汉人少数民族混居的形式。”
一位工程专家小心翼翼地提醒,
“大帅,即便钢材足够人手充足,但是极寒地区的混凝土施工亦是世界性难题。冬季气温动辄零下三西十度,混凝土无法正常凝结,强度也无法保证。”
“用老毛子的法子!”
少帅早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