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淞沪会战的窘迫境地。
在地面作战的国军士兵们,不得不同时面对日军来自于地面还有水面的双重火力打击。
若是采取更加灵活一些的作战方式,例如在周边的山岭之中,构筑防御阵地,阻挡日军进入山区。
而他们则可以背靠着崎岖无比的山岭,在这里对日军的运输补给线路进行攻击。
想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秦时明心中有了大概的思路。
同时也开始构思着,若是日军真的西进的话,那么他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战斗的方式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等到众人离开了之后,秦时明喊住了打算离开的叶子青。
这让叶子青有些意外,她看着秦时明说道:“秦师长,这么晚了,还不打算回去好好地休息一下吗?”
秦时明神秘一笑,随后便将一个厚厚的本子拿出来,递到她的手中说道:“这是我在战场上做出来的笔记,里面包括了这一次战斗的全部过程,还有我军在战斗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敌人针对我们发动的攻势等等。”
听到这句话,叶子青先是一愣,旋即便想到了,自己当初在秦时明临别的时候,曾经拜托他,将整个战斗过程记录下来。
如此一来的话,她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如何行军作战。
秦时明看到她脸上意外的表情,便道:“这上面的内容非常的复杂,希望你回去之后好好研究。
不过啊,如果有不会的话,尽管过来问我就好了,我有时间的话,一定会给你仔细解答的。”
这样说着,秦时明的脸上便露出笑意来。
叶子青看着那一本厚厚厚的笔记,打开查看之后,眼神中闪过清澈的光芒。
她抬头看向秦时明,非常庄重的鞠躬道谢道:“非常感谢,这些资料对于我非常重要。”
秦时明则是说道:“不必感谢,你在这大别山中做出来的贡献,其实比我多得多。
更何况,你如果真的可以学习到怎么打仗的话,那么我身边也就多了一个不错的参谋了。”
两个人说着话,便开始闲聊起来。
秦时明所说的,大多都是在济宁城还有泰安城战斗的一些事情。
而叶子青则是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对于叶子青来说,这就是一趟非常生动的军事课。
“我很想要知道,为什么你这么肯定,筱冢义男部队撤退的路线,只有这么三条。”
叶子青此刻问道。
秦时明便道:“因为这三条就是最适合他们撤退的路线,再加上筱冢义男这人小心谨慎的作战风格,他大概率为了自己的部队可以最大限度地存活下来,分成三股部队突围,其实是最为保险的。
若是全部集中在一条路线上,一方面兵力无法铺展开,还有就是若是被我们伏击的话,那么就是满盘皆输了。
对于筱冢义男这样的人来说,这种事情自然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啊。”
听到这句话,在旁边的叶子青便连连点头说道:“这么说来,很大程度上,是根据这个敌军指挥官的性格去思考?”
“这是一方面吧,还有就是战场上面的客观情况。
若是客观情况,让对面的日军指挥官不得不做出来这样的选择,那么我们便可以早做准备。”
秦时明此刻说道。
两个人就这样,一直畅谈到了凌晨两三点钟,这才彼此告辞,回到各自的住处。
秦时明第二天清晨,便开始召集手下的军官们,打算给他们分配一下各自的任务。
虽然出发的时间,未必就是现在,但是秦时明接下来的几天,还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下集中的培训。
这里面的很多军官,虽然可以在战场上和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