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6 章(1 / 4)

正值送餐高峰期,估摸着外卖还要等半个小时,年叔招呼大家在白板前坐下,既然法医已经把尸检结果送过来了,就提前把讨论会开了。

倪嘉乐把尸检照片调出来,在电脑屏幕上放大。

简宁划过一张张清晰无比的创口特写,介绍道:“一号死者左翔,男,十六岁,二号死者曲天瑞,男,十七岁,两人的死亡时间都是星期五晚上十一点钟左右,死因都是锐器刺伤导致的急性失血性休克。从伤口形状上看,凶手杀害两人所使用的凶器是同一把单刃锐器,应该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匕首。”

“另外,两位死者身上有生活反应的伤口只有两三刀,其后数刀造成的伤口,要么生活反应微弱,要么已经没有生活反应了,是对尸体的无用创伤。”

倪嘉乐举起手提问:“什么是生活反应?”

蒋柏泽先一步抢答:“我知道!人在存活状态下受到创伤,局部和全身组织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和病理反应,可以视为生命活动的证据。反之,如果损伤是在死亡后形成的,就不会出现这些反应。”

简宁笑着点点头:“小蒋说得没错,检验损伤处是否存在生活反应,是鉴别生前伤与死后伤的重要依据。”

倪嘉乐摸了摸下巴,又问:“如果死者身上的伤口大部份都是死后伤,又能说明什么?”

辛弦沉思片刻,说:“这是过度杀戮的特征,说明凶手杀人后仍未消除内心的负面情绪,所以通过继续捅刺来释放压力,而过度杀戮多发生在熟人之间。”

蒋柏泽接过话:“也就是说,凶手跟受害者不仅认识,还怀有很深的怨恨?”

年叔点点头:“曲天瑞口袋里的两百元现金没有被带走,说明凶手的目的不是劫财。”

排除了劫财和情杀,结合尸体身上的伤口,基本可以推断这是一起因仇恨导致的凶杀案,而且很大概率是熟人作案。

倪嘉乐也总结了一天的工作成果:“我们分别查了曲天瑞和左翔小区门口的监控,晚上七点半,左翔出门后骑共享单车去了曲天瑞家。七点五十分,曲天瑞跟他在小区门口碰面,两人一起在便利店买了些零食和啤酒后,叫上一辆出租车去了河堤。我跟出租车公司联系过了,给他们提供了监控拍下的车牌号,行车记录仪显示,司机把两个人送到目的地的时间是晚上八点二十分。”

这也就说明,凶手是在八点二十分到十一点之间到的小木屋。进屋后他并没有马上动手,三人之间或许发生过什么对话,演变成争执,最后他积累已久的怒气爆发,用匕首将两人杀害。

简宁介绍完尸检结果,要先回法医办公室继续写报告,蒋柏泽赶紧起身替她开了门,一脸灿烂地对着她的背影挥了挥手,全然不见刚才那副吐得脸色煞白的模样。

简宁前脚刚走,外卖的电话就送进来了。大家拆开包装袋,边吃饭边讨论案情。

曲天瑞和左翔口袋里的现金没被拿走,他们的手机却不见了。连日的大雨将屋外的痕迹冲刷得一干二净,几拨人马加上警犬在周边搜寻许久也没有任何线索。

作为高中生,他们的社会关系并不复杂,目前唯一的突破点就是同学口中那个在巷子里跟他起争执的纹身男。

辛弦用筷尖挑饭盒底部的饭粒,说道:“我总觉得左翔的前女友,就是那个叫袁忻的女孩或许知道些什么。”

年叔“哦?”了一声:“是吗?”

辛弦说:“说谎的人往往倾向于重复他人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常见的逃避责任或掩饰真相的反应。我今天问她左翔和曲天瑞跟什么人有过矛盾的时候,她把我的问题重复了两回。”

年叔回想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有可能她只是出于害怕或自保的心理才没说实话,你说的这个有点玄乎了,我们搞刑侦还是要靠证据说话。这样吧,嘉乐、小蒋,你们明天把校运会那天学校附近的监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