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九月,桂花飘香,砚秋在小院边栽上月季枝。
这是从主母院里要来的,惦记这么久,此刻心情飞扬,认真培土浇水。
等明年春夏,到时候开出红色粉色的大花,定会引来蝴蝶,或许能看到胖胖的熊蜂,想到这里,嘿嘿的笑。
门口几个大人偷偷看,少爷蹲在那,认真着呢。
忽然屋子里咚的一下,接着是哇哇的哭声。
大人们惊慌转身,连院子里的砚秋都铲子扔地上,直往屋里跑。
进屋就见娘亲已抱着娃哭,满是自责之语,“我看睡觉才放心离开,怎么就掉下床了呢。”
几人就看着娃娃头上红肿一大块,看桂婆婆说去拿酱油,砚秋忙阻止。
“没事的,不都说小孩子骨头软,这肿起来就说明没啥事,消消就会好的,滚滚鸡蛋,不能用酱油。”砚秋说完,小翠点头跑出去。
娃哭的脸通红,刘氏掉眼泪止不住。
砚秋快速洗洗泥巴手,直接衣服擦擦,拿帕子呜呜的闪过。
小娃渐渐止住哭声,伸出胳膊跟着要抓,眼睛那般清澈透亮。
等小翠煮好鸡蛋来揉着,小娃已经忘了疼的咯咯笑。
鸡蛋包层纱布滚动,砚秋见娘还在抹眼泪,故意问他小时候有摔过吗。
刘氏抬头无奈,“那时候你还头撞墙上,从床上滚下来,摔的多着呢,一转眼你就出事。”
砚秋凑过去,“可娘亲,我现在不是好好的长这般大了。”
刘氏摸摸孩子,是呀,搂着两个孩子露出笑来。
三个大人说着说着小时候,就聊又快到了少爷的生辰。
砚秋心想,谁让他的生辰那么巧呢,九月九重阳节那天,是登高望远的游览日子,光想怎么能出去玩玩。
见娘亲问这次想吃什么,砚秋仰头,“想吃你去年给做的生辰面,有个荷包蛋,还有小青菜,可好吃了。”
大人们见此都乐,刘小娘满眼笑意,“好好好,给你做。”
她知道自己做的一般般,可孩子就爱吃,怎能不开心。
等砚秋离开,喂喂孩子,放床里面让自己玩。
刘氏坐床边看着,拿出个额头头巾,就差几针,尤姐姐喜欢艳红。
这是给尤姐姐坐月子提前做的,想到稳婆说尤姐姐生产日子在九月中左右。
不禁想就姐姐那性子,坐月子定会嫌烦闷,到时候趁着茵茵睡觉,她得多过去几趟,陪着说说话。
想到此,缝制的更仔细。
*
隔天,照常早起开启一天。
念书到中午,程砚艺跟着小花转悠,想让做个小竹笼放蛐蛐。
小花根本就不理会,放好饭菜,让少爷吃。
砚秋坐书桌前按完一通,起身让二哥把饭菜端过来,一起吃好了。
程砚艺赶着书童赶紧去,甩着三弟的手让他使唤小花答应。
砚秋躲开,“二哥,小花照顾我是本职,不包括编东西,我管不了。”
正在磨着闹着,外面传来动静。
两人出去,二门处婆子拦住说没事,是尤姨娘提前发动了。
程砚艺还要再问,一听三弟说意思是提前日子生宝宝,就懂了。
婆子关上门,俩人转身回去。
程砚艺晃脑袋道,“三弟,告诉你个秘密,娘亲说过即便有小宝宝,还是会最喜欢我的。”
砚秋点头说知道知道,都说好多好多遍了,瞧炫耀的。
饭后休息上课,小橘又爬到了树上,十多斤的胖墩,压的树枝都下弯。
眼睛扫过,不由出神,那懒洋洋的还真让人羡慕。
同一时刻,后院尤小娘的院子里,一盆盆血水被端出来。
刘氏哀求婆子,婆子摇头,“产后血崩,没法子。”
接生婆也没料到如此,本以为这趟轻松拿钱。
摇摇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