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番外五(日常篇)
今年春天季候温暖。因着太后寿辰,高文邠忽然送了信过来,询问他这里有没有名贵的牡丹。
偏巧赵明宜喜好这个,赵枢命人过来问的时候,她挑了几样最好的送过去。也是在这个春天,宫中万寿宴一过,京师忽然掀起了一阵蓄养牡丹的风气,各家夫人纷纷摆宴′斗花,连带着直隶各府也在效仿。张夫人闻见了商机,四月初就下了帖子来,问她做不做这花坊生意。赵明宜思衬良久,觉得可行,请赵枢帮忙给她跟在京中的高大人牵个线,想认识一下高文邠的夫人。
高夫人人在京师,人脉广一些。她这桩生意又只做京中各家老爷夫人们的,还需有人搭桥牵线。高家是最合适的。“怎么想起做这个。“赵枢自然挥墨给高文邠去信。赵明宜喝了口茶,又马不停蹄地看手里的账册,虽然进项可观,眉头却还是皱了起来。身后立着一道高大的影子,她转身去抱他,把头埋到他怀里。赵枢揉了揉她的发顶。
她才道:“前几日我跟张夫人去看绣玉楼的丝线,误进了楼里的绣坊……“那天她才知道蓟州军事重镇的称呼不是白来的,白骨鲜血堆积的边镇,死了不知道多少人,留下女人孩子度日艰难。绣坊里甚至有五六岁的女孩儿,吃不饱穿不暖。有母亲的孩子还好些,没有的冬天就难了。绣坊也不是好待的地方。年纪小些的女孩儿根本受不住那样的劳累,被人赶出去后,没有来路维持生计,沦落到哪里就不知道了。“我想着得有一个养生堂才好……至少让她们长到能谋生路的年纪。“她贴着他的腰,方才厚厚的账目把她弄得头昏脑胀。头疼眼睛也疼。她想用花坊养着这个养生堂。跟张夫人合计半天,最后也没拿定主意。账目实在太过繁杂。
“你这个主意倒是可行。“赵枢给她倒了杯茶,手轻轻撑在她肩上,缓慢地揉动着。给她舒缓筋骨。又道:“不过你的生意受节令限制,冬天就不好做了。得有补益之法才行。”
她从他怀里探出头来,眼睛亮亮地看着他。赵枢被她这双眼睛定定地看着,一时间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头:“那就不可只做这一桩生意了。名贵的花自有它的去处,不名贵的也有不名贵的用法,譬如花药,脂粉一类,四季都是可以做的。“他摸了摸她的脸:“看远一些未尝不可。”
他说完,她好像一下子想通了似的,连日都在张家与张夫人一道筹谋。不知是不是天气热了起来,她竞有些上火,牙齿泛疼。“哥哥……
她也只有这时候能这样儿可怜巴巴地叫两声。漂亮白皙的小脸皱了起来,她捂着右边那一处,疼得张开了嘴。手里的筷子也放下,额头直冒冷汗。赵枢让人找了药来。
“现在知道疼了……“他抬起她的下巴,让她张开嘴。淡绿色的药膏抹在了指尖,他径直伸了进去,寻着痛处给她上了。动作轻柔,她倒是不疼,只是注意力全被他的手吸引走了。骨节分明,修长有力。很干净。
赵枢怎么会不知道她在看什么。若无其事地收了手,将药膏随手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紧接着把她也抱上了桌案。
“阿……”
她吓了一大跳,双脚悬空的那一霎那心跳都漏了一拍。直到他的手伸过来,若有似无地摩挲了一下她的耳朵……
“我,我……"她说不出话来,被他摸着的那一边脸颊,忍不住地朝他的掌心靠过去。脚趾蜷缩了起来,心里带着一点酥酥麻麻的痒意。柔软白皙的耳垂在他手中揉捏着。
他见她脸颊泛红,这才松了手,把她搂进了怀里:“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你把自己累坏了,可不就是得不偿失。“说着让她抬起下巴:“我再看引嘴。”
她好不容易等那阵心虚劲儿过去,乖乖地张开了唇瓣。“我觉得,好像不那么疼了。"她咬字不太清楚,说话有些含糊。口中都是药膏的味道,忽然头顶一道影压了下来……这下就不只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