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王朝1556> 第150章 违者,立斩不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0章 违者,立斩不赦!(2 / 3)

补?下官听闻此物虽耐旱,但从未闻其可越冬生长啊?”

其他官员闻言,亦是纷纷点头附和,心中疑虑重重:莫非这位天下闻名的杜金宪,竞不谙农时?杜延霖抬眼,直视那提问的知府:“于知府可知此物习性?”

于知府摇头道:“下官惭愧,只闻其名,未见其实。但想来既为作物,习性与稻麦应当不尽相同,此时下种,恐难有收成……”

杜延霖不答,从案头拿起自己结合后世经验编纂的《求是农书》,哗哗地翻到《番薯初考》那几页,纸张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沉声道:

“本宪得此番薯已有一载有半,在浙江任提学时对其有详细研究,尽载于此书中。据本官所知,其藤蔓或块根扦插入土,六十日!仅需六十日!块根初成,茎叶繁茂,即可采收!其茎叶可作菜蔬,嫩根可食,虽非老熟块根,然亩产茎根合计,可达二石有余!此之谓“救荒薯’!”

“六十日?亩产二石?!”

右布政使彭黯失声惊呼,眼珠子几乎瞪出眶来,声音都变了调。

寻常稻麦,半年方能一熟,亩产亦不过一二石,这海外传来的蛮夷之物,六十日竟能亩产二石?此等天方夜谭,若非出自以务实著称的杜延霖之口,他必斥为荒诞不经的妖言!

“千真万确!”杜延霖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此乃本宪在浙江亲验!此方七月末,此时种下,九月末时便可得秋收!虽非丰硕老薯,然其茎根足以果腹!届时,百姓足可凭此熬过寒冬,支撑到明年夏收!”

他说着,环视众人,目光灼灼:“此乃救急活命之粮!”

众官员闻言,皆是面面相觑这番薯,真有这么神奇?

章焕楞了片刻,方才如梦初醒,激动得胡须微颤:

“六十日……六十日!若六十日后真能收获“救荒薯’……那么河南,就有救了!杜金宪……可为当代神农!”

杜延霖并未因赞誉而停顿,继续道:

“然!此番薯虽然耐旱,但亦需少量灌溉!若过于缺水,产量亦是难以保证!”说着,杜延霖顿了顿,看向按察使罗源:

“罗臬台!”

“金宪尽管吩咐!”罗源起身拱手。

“着臬司衙门即刻行文各兵备道,调拨卫所军士!以千户所为单位,分赴各重灾府县!会同府县衙门,征发灾民中所有青壮男丁!以工代赈,按州县划分地段,于河滩洼地、旧渠故道、深沟大壑处,掘深井取水!”

“井深必逾十丈,务求见水!辘护绞盘,务必日夜三班,不得停歇!凡掘井一口,参与民夫日给薯块半斤!此井水专供“救荒薯’田灌溉,由各府县衙设专人严管,敢有私汲浇灌别田或偷水者,立枷示众!此令,六百里加急,即刻通传全豫!十日之内,本宪要看到万井齐动!不得有误!”

“遵命!”罗源心头凛然,躬身领命,额角已渗出细汗。这已不仅是赈灾,更是军令!

最后,杜延霖目光扫过在座所有知府:

“各府正印官!”

“请金宪吩咐!”

诸位知府本来对赈灾之事束手无策,此番杜延霖一来,便安排地井井有条。这让他们看到了安民的希望,当下不由地精神一震,此时齐声应道,声音竟比之前洪亮了许多。

“尔等即刻返回辖地,依布政使司分派之种薯数额,圈定官田、荒田及劝谕民田!选派可靠吏员,延请本地熟知农事之老农,组织可靠灾民,依本宪所撰农书,学习番薯种植、扦插、灌溉及存储之法!各府县衙门口,立“救荒薯’栽种时辰牌,倒计时六十日!让全城百姓皆知,生机就在眼前,以安定人心!”“六十日内,各府县所辖“救荒薯’田,存活率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成以上,所属正印官,即刻摘去乌纱,押赴按院待参!其下佐贰官、吏员,一体连坐!若能超额完成,成活丰茂,本宪亲自具名,为其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