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让张英为他寻来了一副尺码略小的甲胄,找来了一匹性子温顺的战马,他穿着甲胄骑着战马在军营外头跑了几圈,稍微找回了一点上辈子的感觉。
然后他把刘繇过去的帅旗拿了出来,令人举旗跟在身后,绣着“刘”字的大旗过去代表着刘繇,而现在则代表刘基。
军队敬重强者,服从强者,所以刘基穿着甲胄、令人举旗,以出征的姿态出现在军队里,能够为他的首次亮相增添不少光彩,对于他之后统领这支人马也有更大的好处。
果不其然,见到身着甲胄、骑着战马的刘基,士兵们的欢呼声更加热烈了。
刘基则一手驭马,一手举起,向士兵们频频致意。
这让在一旁观看的张英眼中异彩连连。
自从他跟随刘繇以来,便从来不曾听说过刘基有从军的经历,甚至都没在军营附近看到过刘基,他完全不认为刘基有什么军事方面的经验和知识。
可是现在一看,刘基分明是个统兵多年颇有经验的老将。
寻常人进到军营里不被军营里的脏乱差、污浊的空气和凶悍的士兵吓到就算不错了,刘基居然还能举手示意加微笑,姿态非常得体庄重,似乎非常适应、乃至于享受这种氛围。
这是只有百战名将或者老兵油子才会有的军营超绝松弛感啊。
十四岁的刘基是哪里来的这种超绝松弛感?
张英哪里知道刘基上一世带兵打仗二十年,几乎以军营为家,回军营、穿甲胄、骑马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就和呼吸喝水一样寻常。
而且别说脏乱差和污浊的空气、遍地的屎尿,就算是遍地骸骨、脏器的军营他都见过。
他自己都差点被做成三菜一汤端上餐桌。
有过那种炼狱般的生活经历,再看看眼前的这座人心惶惶、军心浮动的军营,刘基甚至感觉这里不是军营,而是可爱有趣的米奇妙妙屋。
这些为了一口稻米而发愁的瘦骨嶙峋的士兵显得是那么的可爱、乖巧,就和小兔子一样,令他心生怜悯,感觉自己成了充满爱心的饲养员。
这支军队,有练成铁军的资质!
于是当第一批军粮到位之后,刘基便立刻下令,埋锅造饭。
而且不是吃稀粥。
他要让大家好好儿的吃一顿干饭,还是有配菜的那种。
中国古代军粮其实就是士兵的生命体征维持餐,以粮食为主,副食品长期缺位。
军队的副食品基本上是找着什么吃什么,什么稀奇古怪的野菜草根树皮之类的都能当作副食品,实在是什么都找不到,那就干脆一点——直接盐水拌饭。
甚至很多时候,大量食盐都被军官克扣,拿到黑市里换钱了,以至于军队里连食盐都不能给足,士兵每十天才能吃三四次盐,这就导致士兵人人浮肿、虚弱无力。
这样的军队哪里能打仗?
只有少数盛世年景、少部分有良心的军将统领的军队能够吃到比较不错的伙食。
其余大部分时间里,能一天两顿饭吃个肚饱,对于士兵来说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上一世的那种“军粮”,刘基已经不忍回忆,而这一世,从原身的记忆里刘基得知,跟着刘繇的士兵们也是一路挨饿挨过来的。
孙策渡江之前,大军驻扎在吴郡的时候,有稳定的物资供给,虽然那时候各级军官充分发挥了吃拿卡要喝兵血的传统艺能,士兵们勉强还能混个肚饱。
等孙策渡江打过来,刘繇很快战败,带着残兵败将一路往豫章郡跑。
那时候军队基本断粮,没东西吃,所幸一路沿江行走,军队里有人会捕鱼,就靠着捕获的鱼和其他江里面的水产勉强果腹。
那会儿,就算是刘繇本人和刘基兄弟三人也是天天以鱼为食,辅以少量稻米,勉强保持不饿的状态。
好不容易到了豫章郡,勉强算是有了稳定的物资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