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安,我给你介绍一位好汉。”
代县县衙里,还在等到岳曌大军到来的刘寅和辛弃疾相对而坐。
刚坐下不久,刘寅就笑着向辛弃疾推荐一人。
“小人戴宗,见过辛将军!”
只见来人,长着一张国字脸,方嘴唇,两只眼睛炯炯有神,相较常人显得很突出,身材高瘦清癯,颌下三寸胡须。
“幼安,你可别小瞧戴宗了,戴宗曾经拜的一位高人为师,习得一门神行术,可日行八百里,加上其精通拳脚,在江湖上也有个神行太保的名号。”
刘寅怕戴宗得不到辛弃疾重视,连忙帮戴宗说话。
戴宗曾经救过刘寅的性命,那时候刘寅刚从京都准备赴任代县县令,路过其中一座山脉的时候,被山贼看上了。
山贼杀光了刘寅的随从,准备对其下手,恰逢戴宗经过,从山贼手里救下刘寅。
刘寅见其颇有武力,便招募戴宗保护他赴任代县,此后便邀请戴宗留在代县,也就是代县唯一的都头。
“噢?日行八百里?神行术?”
果不其然,辛弃疾对刘寅口中,戴宗所谓的神行术感到好奇。
这个世界,武人基本上都掌握着武道的力量,除了武道之外,还有两种特殊的力量,但是比较稀少。
一种是文人可以觉醒的文道,强大者可以改变天时地利。
还有一种比文道更稀少也更难的,名为玄道。
飞沙走石,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等等,都属于玄道一类。
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双全,文武兼修的,目前也是武道大于文道。
是的,辛弃疾除了武道之外,还掌握了文道的力量,只是相比武道显得薄弱了一点。
刘寅是单纯的文人,一点文道都没有掌握。
文道比武道更难入门,更难领悟,一万个读书人里,可能才有那么一两个掌握文道的。
从刘寅的描述来看,戴宗掌握的日行八百里的神行术,有很大可能就是玄道。
这个比文道更难领悟和掌握。
“既如此,我想少帅应该会很高兴。”
辛弃疾把自己放在岳曌的位置上,在知道戴宗掌握玄道之后,估计也是这个心理。
毕竟,整个大元朝都找不出几个掌握玄道的人。
又是寒暄了片刻,辛弃疾和刘寅得到属下汇报,岳曌已经率大军抵达代县,如今驻扎在县城外。
“仲文兄,快快随我一道去迎接少帅。”
“还有这位神行太保兄弟,我们一起。”
辛弃疾招呼刘寅和戴宗,一起去迎接岳曌。
县城外,岳曌命人扎好营帐,自己和宇文成都则是骑马往代县走去。
没走多久,就看到辛弃疾带着两个陌生的男子一起过来。
“末将辛弃疾,见过少帅!”
“代县县令刘寅,见过少帅!”
“代县都头戴宗,见过少帅!”
辛弃疾当先参见岳曌,刘寅和戴宗则是紧随其后。
“幼安不必多礼,刘县令还有戴都头,也快快请起。”
为了以示尊重,岳曌从马上下来,一副礼贤下士的表现。
不得不说,有时候古人还是非常看重表面功夫的。
就像三国时期的刘玄德,不管是真善还是伪善,至少,表面功夫做得好。
刘寅和戴宗感受到岳曌的重视,心里悬着的石头也落下了。
无论岳曌是不是真的重视他们,起码这个下马扶起自己的举动,让他们很感动。
他们见惯了很多趾高气扬,仗势欺人的官宦,一个个鼻孔朝天,和岳曌相比可差远了。
“我曾听闻,江湖上有一位叫作神行太保·戴宗的,不知道是不是戴都头你?”
岳曌扶起戴宗后,突然说了一句。
“不曾想,小人的名字居然也能入少帅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