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与眼平。这个姿势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对枪的平衡感的把握。
看着已经开始在舞台上练手,开始舞枪的叶少卿,孙开心是当起了专业解说员解说道:“大枪平时训练时为防伤人不装枪头就是现在常叫的“大杆子’。
抖大杆子是内家功夫的一个重要训练手段,能练整劲和听劲。
大枪沉重,只有用腰力才使得开。好枪法必须要能听到枪头上的劲,化发一家,方能不败。太极门里大枪是最珍贵的功夫,非真传不能学。”
“孙哥你肯定是会的对不对?”又不是第一天认识孙开心了,王赫是知道如何拍马屁的。
“别看我师爷这杆子,只有两米六长,但比我买的三米二的还重。
这杆子是八十年代初买的,一看就是懂行的人种出来的,最少有十年树龄,而现在的杆子有三年树龄就已经很高档了。
这杆子据说是我师爷当年走遍全国以武访友时,偶然在河北一个小店花了六十块钱高价求来的,据说是一个老师傅种来自用的,一共就二三十根。那可真是根好杆子啊!
沉重密实,表面发青,没有一点疤节,笔直如切。枪头不比枪把细多少。发力一抖,杆身直震,杆头振幅虽不大,但持久。
现在的杆子,生长太快,里面的纤维少,存不住能量,一受力杆头就弯,摆几下又停了。
以前的大枪杆要是按实战军器的要求来种植,必须从白蜡树苗只有一米高时就开始修剪,不允许长任何侧枝,只能保留树顶的很少的几片叶子,为的是限制其生长速度,并使树干笔直。
当军器用的杆子不可种在山上任其乱长,要时时关照着,万不能长虫,一受虫害就留下疤了,就废了。还不能种得太密,如果光照不好,就会长弯。
一片向阳地,种上一百根,十几年关心下来,能成得了三十根就不错了,这么辛苦是要值那么大的价钱八十年代初的六十块钱,一个半月的工资了。也就我师爷这样的武痴才舍得买,也只有真正好武之人才会去种那没用劳什子。
现在的杆子全是当成材火栽的,弯弯曲曲,凹凸不平,买一大捆也选不出一根合用的,不过的确是一个比一个长。
你用一根两米八的,他马上来根三米二的,还有三米五的,网上听说还有用四米的,真得搞成晾衣杆比赛了。
有不懂行的买家,当然就有乱来的卖家,真的把传统文化糟蹋得差不多了,武术相关产业的损失也许比武术本身还大。”
见孙开心一脸的痛心疾首,并对这杆叶国涛在八十年代淘来的宝贝印象深刻,难怪不能随便弄把凑合,必须得用真正的尖子货,正所谓好马配好鞍,武术世家果然是底蕴深厚。
其实这些经历都是孙开心他们平时听叶国涛吹牛逼的时候听来的,传武不一定能打,但一定能吹,所以是被唬的一愣一愣的。
叶少卿也不觉得自己爷爷是个吹水大王,嘴里没一句实话,但绝对有夸张的成分,不过这杆他从小玩大的大枪确实是好东西,当传家宝都没问题。
现在叶国涛自己也在种,但必须十年以上,所以在叶家拳馆,这玩意绝对算是镇馆级别的好东西,装上枪头后,差不多2.78米,跟三国志记载的赵云用的龙胆枪差不多。
岳飞的枪据说是3.33,叶少卿都能用,反正是开挂,不过这杆枪他用顺手了,现在也就只有他能真正驾驭。
白蜡杆有弹性,用枪头架斧、棒,枪一弯,有那么个小小的缓冲,手上就不震了,敌人兵器的劲道也给卸了。
白蜡杆存得住能量,弯了会反弹,只要枪把一转,枪头就绷出去了,打个正着,这里面的功劳有一半是敌人自己的。
内家功夫的奥妙就在于此,攻防一家,防就是攻,攻也是防,一个动作干两件事。
白蜡杆大枪防守好,进攻也是一招破敌毫不含糊。
一枪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