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肯定见不到,这才几个小目标?
不过小王见到了,此时的他还在搞电竞,没有进入直播领域,勉强算是青年才俊,不过已经开始跟网红交往了,名气是有的,但还不到后面鱼圈纪检委的程度。
今天带的女网红看上去还行,但明显不如叶少卿身旁的大甜甜,万大影业几个高管都来了,还有万大院线的,这些人叶少卿基本上都认识,上一世没少打交道。
现在的小王手里有万大院线1000万股的股票,还有董事席位,算是执行董事,出现在这里自然说得过去,富二代创业不都是这样,但跟丰田贵子明显没得比。
一番客套之后,没有第一时间聊正事,就是简单地吃吃喝喝,其实不单单是这一部电影,万大甚至想要拿下之后所有电影的发行权。
内地的发行近乎是几大发行巨头垄断,很多霸王条款,但类似万大这样的新兴资本跟大资本的进场,无疑是打破了原本的垄断,对赌发行跟保底发行万大跟阿里是主力,也正是这种新模式,打破了原本的坐地收钱。
之前做发行直接就是发行分成,到底投入了多少,没人说得清楚,反正基本上是10%-20%抽成,遇到一些没什么大明星大导演的小成本电影,不但抽成很高,还要你给保证金,如果票房达不到一定水平,你不但没收入,还要倒贴钱。
这也是之前很多小成本电影跟文艺片很难上映,排片很低,大多都是亏钱买卖的原因。
光线就是抓住了这一点,以中小成本电影为主,不要保证金,只收15%的抽成,异军突起。而阿里跟万大这样的大资本因为雄厚的财力,直接玩起了华尔街那边最流行的对赌,虽然这玩意也很坑,但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制作方的利益,甚至可以让制作方院线方提前拿到一笔可观的收益,所以慢慢就成为了行业主流。
以前的电影制作,不是说你给了发行费,愿意让出利益就能很快回笼资金,院线那边回款慢不说,钱是先给发行方,最后由发行方给你。
类似华艺这些自己有电影公司的发行巨头,挪用资金是常态,把你的钱拿去投资自己的项目时常发生,只压你个半年都算是你跟他关系好,很多电影都下画一两年了,钱都还拿不回来。
这也是类似周星星他们都喜欢做票房对赌跟票房保底的原因,虽然会让出一部分收益,但到手的钱才是自己的钱,拿不到的钱,再多,也没意义。
很快进入正题,万大影业聊起了这一次的票房保底,玩的也是保底发行,当然,叶少卿想玩票房对赌也行。
“15亿太低了。”
“尼奥你觉得什么价格合适?”
“25亿。”
一听“25亿”,叶少卿明显注意到小王身边的网红小姐姐很是激动,看自己的眼神很不对劲,像是想要生吞了自己,主要也是连续吃了太多天的垃圾食品,偶尔肯定想要吃顿好的,缓解一下,而自己身旁的大甜甜则是一脸的兴奋。
因为这意味着这电影的票房真的会很高,会非常成功,她可是这一次的女主角。
万大影业的执行总裁涛哥没有直接反对,来之前就商量过,知道叶少卿那边怕是不太好搞定,肯定不可能捡到很大的便宜,但25亿这价格还是有些太过夸张了。
毕竟这是一部侦探悬疑电影,当然,更像是动作电影,跟九龙城差远了。
但三少爷的剑都能卖到17亿,这电影比三少爷的剑好看多了,大场面也不少,含卿量明显更高。“票房对赌如何?”
“可以啊,怎么个赌法?”
“15亿内收益全部归我们,16-25亿你们能拿走70%,25亿以上,你们拿走全部。排片跟上映场次,包括上映时段可以写进合同里。”
正常的25亿票房,按叶少卿现在的人气影响力,差不多能拿到38%左右的制作方分成,也就是可以拿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