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过来,脸上还能带着笑,实属不易。
进了永安殿,若窈让轩玉过来,以小世子身边没有人伺候为由,将轩玉安排到墩墩身边,顺带指派了几个精挑细选的宫人。这殿宇是她精心布置的,尽量和松雪院的布置相近,让墩墩有些熟悉感。进了殿没有外人,墩墩又贴在阿娘腿边,小家伙笑嘻嘻的,“阿娘,墩墩认错了吗,墩墩见过阿娘的画像呢,阿娘就是这样!”可是出门前阿爹告诉过他,阿娘就在皇宫里,和画像上长得一样的人就是阿娘。
“墩墩,是,是阿……
若窈抱住儿子,忍不住落泪。
她怎么会不认自己的孩子,难得墩墩能认得她。耐心和墩墩教了很多话,首先就是不能叫娘。墩墩似懂非懂,大道理听不懂,但他听话,小鸡啄米地点头。阿爹说了,来了皇宫要听阿娘的话。
“墩墩怎么认得阿娘?是……是你阿爹对你说了什么吗?”“没有哦,是墩墩见过阿娘的画像。"墩墩眨眨大眼睛,摇头晃脑将背好的话说出来。
小孩子说谎没有痕迹,若窈自然不会觉得儿子会说谎,欣慰极了。居然是根据画像认出来的,墩墩也太聪明了。若窈陪儿子吃了顿午膳,怕墩墩记不住她的教导,耐心重复一次。不过这孩子出奇地聪明,居然能将她说过的话一一复述。若窈满腔母爱倾注在儿子身上,越看越心疼,她的墩墩这么好,却被她卷进这场漩涡里,她若不能保护好自己的孩子,那就不用活着了。“妹妹和祖母,还好吗?”
“祖母对墩墩很好,朝朝……朝朝也很好,就是朝朝总是抢我的玩具。“墩墩伸出小手,给阿娘展示胳膊上消失不见的牙印,“我走的时候,她就是在这里咬了我一囗!”
墩墩和妹妹养在一起,两个小孩子凑一块难免打架争吵,几乎每天都要打两架。
若窈听儿子讲述他和妹妹打架的各种小事,没想到朝朝居然是暴躁娇气的小脾气,她走的时候朝朝还很小,看不出什么呢。朝朝一定很活泼,很有趣。
说了很久,若窈问了很多人,母子俩说了很多话,可是直到最后才问起他,“墩墩来之前,阿爹可对你说什么了?”墩墩:“阿爹让墩墩好好吃饭。”
“还有呢?”
“没有啦。”
墩墩拿着糕点往嘴里塞,嘟囔嘟囔说,一边吃一边对阿娘笑。阿爹还说,让他等着,阿爹很快就来京城找他和阿娘了。就是这些话,阿爹都不让他对阿娘说。
“墩墩真乖。”
若窈哪能想到魏珏会教孩子说谎耍心眼,毕竞墩墩才五岁多,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乖宝宝。
“墩墩,有阿娘在,阿娘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大大大
宗室子进宫,是为了挑选资质好的孩子立储,以防身子越来越差的皇帝后继无人。
教导孩子们的太傅都是三朝老臣,为了挑选出合适的储君,老臣们都尽心尽力,认真观察每一个孩子。
孩子们年龄有大有小,课业有先有后,自然是年龄越大的功课越好。可在老臣们一年多的观察下,哪个孩子最出众,大家都心里有数,并且意见统。
上朝的金銮殿里站满朝臣,旭日东升,臣子们等了许久,一直没有等到天子驾临。
直到堂下议论声四起,段正这才带着两个小太监跑过来,说今日罢朝,陛下身体不适。
天子又病了。
从今年开年以来,病了三次了,每次十天半个月的,上朝次数寥寥无几,这才五月。
站在前头的大臣耐不住,相互对了个眼神,一起去紫宸殿求见,要探望陛下。
并说一说立储的事。
立储再也拖不得了,关于立储的人选有两个,一是十二岁的魏王次子,二是年仅六岁的晋王世子。
立储,自然是要年龄大些的更好,能早些亲政。可晋王府这位小世子实在聪慧,让太傅们啧啧称奇,也有一些人认为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