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的人家,没有随意处置婢女的,即便是贱籍。
英太妃宅心仁厚,这辈子宽和御下,从没听过这般的话,因徐夫人动了大怒。
徐夫人吃了瓜落,闹了个没脸,消沉了好一阵,心里越发恨。
今日一见,当即忍不住了,什么也顾不得了。
一巴掌下去,她还要打第二个,若窈连忙后退,捂着脸哭起来,直喊自己冤枉,说徐夫人误会她了。
满堂女眷看戏,眼看着满月宴就被毁了,三房将要丢大脸,英莲拦住徐夫人,好声好语劝着。
她要被这胡搅蛮缠的婆婆气死了,奈何这就是她亲婆母,当着众人面前,只能哄着劝着,忍下一肚子气。
这会府里三位姑娘也过来拉住徐夫人,众人七嘴八舌地劝说也压不住徐夫人要杀人的嗓门,堂中乱成一锅粥了。
偏巧今日太妃病了,怕过了病气给孩子就没来,没人压着更让徐夫人猖狂。
她推开众人,使唤贴身的婆子丫鬟押住若窈。
其余人都是小辈,劝也劝不住,英莲急的冒汗,真恨不得一棍子给徐夫人敲晕才好,怎么也劝不住。
多劝两句,徐夫人便推了她一把,那眼神恨不得连儿媳一块打了。
徐柔安抚道:“姑母保重身体啊,打骂下人事小,气坏了自己就事大了,何必与下人动怒,看不过眼,赶出去就好了。”
徐夫人怒道:“赶出去便宜了她,罚去前院做杂役都能兴风作浪,还要来这里活该我儿,来人,给我打,打到她那张脸不能祸害主子才好!”
若窈紧抿着唇,死死地盯着徐夫人。
她无法反抗,面对有理说不通的人,有口难辩。
徐夫人连自己的老脸不要也要弄死她,这种人最是难搞。
趁着众人轰乱,若窈拼了一颗心,对着押着她的婆子手臂咬下去,一下子挣脱开来,撒腿往外跑。
她是前院的,是晋王身边的,整个王府除了晋王没人能处置她,只要跑去前院,顶多闹个不敬徐夫人的罪名,就算被晋王罚了,也不至于被毁容。
她跑出院子,迎面撞上几个丫鬟簇拥一位中年女子前来。
屏夫人看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狼狈跑出来,惊讶一瞬,来不及说话,身后的婆子丫鬟将人拦住。
若窈没跑出去,被二爷的生母屏夫人拦住了。
身后众人跟着追出来,就在院子里对上。
徐夫人喊丫鬟将若窈抓住,屏夫人见事态不对,让人拦住了,拉着若窈在身前,问发生了什么事。
终于来了个和徐夫人旗鼓相当的人,英莲连忙迎上去扶住屏夫人把刚刚发生的事说了。
屏夫人原是英太妃的陪嫁婢女,乃太妃心腹也,是太妃最爱重的姐妹。
她性情爽利,相比于太妃的慈祥温和,多添几分锐利英气,先王刚去世时,太妃悲痛欲绝,是屏夫人掌管后宅,管了许多年家。
屏夫人和徐夫人不睦,众人皆知。
得知缘由,屏夫人喝退那群婆子丫鬟,对徐夫人说:“今日是月牙的满月宴,就算太妃不在,咱们也要和和睦睦的,共同欢乐庆祝一场,为小姐庆生才是,徐姐姐,月牙是你的亲孙女啊,再大的事能大过孩子吗,闹成这样,将来孩子知道了,你有何颜面面对孙女呢。”
徐夫人掐腰:“哼,屏玫你少在这逞威风,这里是我儿的院子,我孙女的满月,我身为祖母,还不能打骂一个不规矩的下人了!”
屏夫人满眼失望,摇摇头,懒得和徐夫人对骂,转头让自己的丫鬟送若窈回前院,直接终结这场闹剧。
*
若窈回了前院,屏夫人的丫鬟和周管家说了几句,交代过事情始末便走了。
周管家看若窈一边脸肿起来,拍腿呲牙,好像疼是他一样,立马让人煮了鸡蛋送过来。
前院下人闻声都探头出来看,全哥吓了一跳,跑过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