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窈淡定回答:“自然是主子赏的,下午去过芳秀楼,回来时碰见王爷让人去桐鹤院传话,我就去了桐鹤院,然后……”
她将今日的事简单说了一遍,这二十两都是太妃赏的,来路正当。
众人听后艳羡不已,眼馋地看着托盘上的银子,舍不得离去。
林姑姑挥手遣散众人,抬手指了指若窈,笑骂道:“你这丫头是真有主意,也有点本事,既然是太妃赏你的,你就好生收着吧,年轻多打扮打扮,给自己添几样首饰也好。”
若窈没接这话,转而说:“姑姑,我以后一日三餐传菜去太妃的桐鹤院,三爷那边我去不了了,烦请你明日转告三爷一声,替我告罪。”
“行吧,太妃既然相中你了,自然是以太妃为先。”
林姑姑没多问,自然而然地以为若窈说这个话,必然是太妃的意思。
若窈低头看着银子,笑而不语。
实则,太妃根本没说要调换她的差事,只是赏了银子,说以后想吃的时候再喊她过去,赏钱不会亏待她的。
若窈可没说这话是太妃的意思,有意混淆模糊,让林姑姑误会,如此,以后再不用去蒹葭阁送菜了。
在所有人眼里,她这是攀上了太妃,调换差事是小事一桩,没人会刨根问底。
入夜回了婢女院,若窈将十五两塞进轩玉手里。
“不,不行,若窈你快收起来,我不能收你的钱。”
“你不是说你娘染了病,正在筹钱治病么,收着吧,我用不上这钱,留着没什么大用场,但给你就不一样了,能救回来一条命,值得。”
轩玉想起她娘,止不住落泪,“当年我爹将我卖进来,我娘拼命拦着也没用,还挨了一顿毒打,落下病根,如今我爹去了,我娘一个人在家,都没人照顾她,都是我没用。”
“你用处大的很,能送银子回去给你娘治病呢,明日托外出的姑姑送过去,既能给你娘治病,让同乡们看了,知道你在王府过得体面,就没人敢欺负你娘了。”
“窈窈……谢谢你,我收了这钱,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若窈抱了下轩玉,笑着说:“能报答得了,我不能没有轩玉照顾我呢,我不会做衣裳,轩玉你给我做两身衣裳吧,再过一个月天气就冷了,我用剩下的银子买点棉花棉布,麻烦你赶赶工,把我们俩的冬衣都做了吧,一人两套,一共四件。”
“好!我一定给你多塞点棉花,压得暖暖,不让你受冻。”
两人相视而笑,盘算着剩下的银子还能买些什么。
每到冬天,府里会给下人发一身棉衣,不用钱,可府里发的不厚厚实,只能是冻不死人罢了,想要不挨冻,得用自己的工钱置办。
*
借着太妃的名头,若窈摆脱了蒹葭阁的差事,每日往桐鹤院跑。
去的多了,和太妃说的话就多了,太妃难得找到一个在京都待过的人,偶尔拉着若窈聊聊京都的事,全当解闷了。
英太妃本不以为意,小丫头在京都待过几年而已,会做些吃食就顶天了,不指望若窈真知道些什么,但她没想到,这丫头出乎她的意料,知道都远比她以为的多,什么都能搭上话接上茬,伶俐得很。
日子一长,画姑姑提议将若窈调到桐鹤院里,专门陪伴太妃,做做吃食什么的,先提拔成二等婢女,以后做得好了,就和积福常乐一样,做大丫鬟也成。
英太妃听后满意点头,心里正好也有这个想法。
这日晚膳,英太妃本想对若窈说这事,还没开口,外面有人通传,说王爷来了。
“他还知道来!快,请王爷进来。”英太妃一听儿子来了,脸上笑容止不住。
年轻俊美的男人大步走进来,金冠玉带,眉目锋利,一股锋锐气势扑面而来。
“母亲。”魏珏作揖请安,坐在圆桌旁,陪英太妃一起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