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奶茶饮子正合适。”
但眼下这份卖奶茶的行当还处于创业阶段,发展并不稳定。等稳定下来了,她可以放心交给别人去做。但现在,绝对不行。于是李妍笑说:“目前我一个人应付得来,等应付不来时,我自然请娘帮忙。”
薛大娘点头:“那你累了时,一定要跟娘说,千万别自己个儿强撑。”“放心吧,娘,我会的。”
奶茶不是肉、鱼之类的食物,这饮子属于茶余饭后的消遣。对有钱人家来说,这种东西想什么时候吃就可什么时候吃。但对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来说,这种消遣的食物就不是随时都能吃的了。一碗四文钱,其实不贵,住在这条街上的人家,几乎都买得起。但如果每天都花四文钱在这上面来,或者说,经常的、隔三岔五的花四文钱在这上面,他们就不一定消费得起了。
所以李妍觉得,眼下生意突然急转直下,不是奶茶本身的问题,而是销售的形式出了问题。
问题没出在奶茶本身上,而是出在了顾客上。也就是说,她得扩大客户群体,不能只做眼前的家门口生意。只在这条桐叶街摆摊,以后每天撑死了只能卖一斤半奶的奶茶。每天也就挣个二十文钱,那离她开店的目标还远着呢。李妍从没想过放弃这条路,她想继续去试一试。之后李妍打探到,华亭县最繁荣的一条街,就是元宝楼所在的西府大街。那条街上商铺鳞次栉比,而且不管白天、晚上,客流都很多,差不多得到亥初时分,也就是晚上九点左右,街上热闹才会消尽。但第二天一大早,天才蒙蒙有些亮意时,路边各种卖早点的摊子也都支起来了。日常出入这条街的人,非富即贵。四五文钱对这类人来说,只是洒洒水。李妍还打探到,这条街上可以摆摊,且是经县衙允许的正规的摊位,受官府保护的。但唯一不好的,就是需要付摊位费,且摊位费还不便宜。李妍还打探到,因这条街人流量多,愿意花钱过来摆摊的也多。所以,摊位是供不应求的。
摆摊也分早、晚两市,早市摆摊的时间是一早卯初时分起,到巳时正止(也就是早上五点到上午十点)。
晚市则是下午未时正起,到晚上亥初止(也就是下午两点到晚上九点)。李妍卖奶茶,自然是赁晚市的摊位,做下午和晚上的生意更合适些。而晚市一日的摊位费大概是二十三文,那一个月的就是六百九十文。想租得去县衙办理手续,一旦决定租了,就是半年起租。摊位费是一个月一交钱,前一个月的月末,得一口气先交了接下来一整个月的。
眼下正好是七月下旬,若赶紧着去衙门办手续,正好可以办下来八月份的摊位。
虽然摊位费有点贵,而且一旦决定要办,那就是得做好交半年租子的准备。一个月是六百九十文,半年的就是四两一钱多。李妍想过,最多就是少赚,收入没能达到自己预期,但肯定不会亏本。最坏的结果就是最后白忙活一场,白付出些辛苦,但别的肯定不会失去。所以,也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
这样决定好后,李妍便回来跟婆母薛大娘商量这件事。薛大娘既知道这是儿媳妇很想去做的一件事,又怎会泼她冷水。哪怕她心里是觉得日子够过就成,没必要这样辛苦,但嘴上仍是鼓励她的话:“不管你做什么,娘都支持你。而且娘相信,这件事你肯定能做好。”得了支持和鼓励的李妍,心情雀跃了许多。只是在想到另外一件事时,她有些抱歉说:“本来进城是想让旭哥儿月姐儿读书的,可现在,读书的事得往后延迟一个月了。”
李妍现在靠着同元宝楼的合作,一个月能挣七八两银子。她之前有去打探过相关的行情,包括买书本、买笔墨纸砚是什么价钱。其实月赚这么多,稍微紧巴着些,也够供养两个孩子读书的。但因这个合作才开始没多久,手里存款也不多,眼下又要忙摊位的事儿….…断以,两个孩子读书的事儿,只能往后延迟了。薛大娘道:“养这两个孩子,甚至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