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名利(2 / 3)

“那嘉儿的满月酒还办吗?"何予意神色也严谨起来。王群摆摆手,顺势拿起筷子吃饭,“这还没有办,那些送礼的人都快把门槛踏破了,若真办了,还指不定被人以为我王群借机敛财,这个时候更应该小心谨慎,切不能让人抓住把柄。”

闻言,何予意也认真的点点头,这时候的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夜凉如水,李宝儿与母亲用完晚膳后,发现殿内有许多手写佛经,想来定是母亲闲来无事抄写的,对于阿峥离世母亲始终悲痛,因为今日也是阿峥的生辰这夜她难得留下睡在母亲身侧,犹如往昔,母亲与她讲着戏折子里的故事,好似回到了住在茅草屋里时。

翌日,她就让人去请好的戏班子,母亲节俭,不愿劳民伤财,可作为女儿,这亦是她的本分,只是听些戏曲更算不上骄奢之风。时光飞逝,华霖的捷报接连传来,塞北各部已然乱成一团,早已没了往日的团结一心,每个人都想着当上新的可汗,如今都是内乱四起。时至年节,周祺也应召回朝,甚至没有来得及回府探望亲眷,而是第一时间入宫请安。

窗外大雪纷飞,屋内温暖如春,待他卸了刀剑,入殿看到女子熟悉的背影,不由跪地行礼,“臣周祺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宝儿立马上去扶了一把,“不必多礼,时隔两载,多亏将军驻守边关,朕方能安心高枕。”

周祺起身后,面上也浮现一丝感慨,没想到时间过得如此快,陛下的宏愿终于有了施展的机会。

“如今天下太平,都是陛下之功,臣只是做了该做之事。”他原本都已经做好了进长安清君侧除逆党的准备,却不想公主自己已经稳住了朝臣,还顺利继位,纵有乱党,也迅速解决。这两年他远在边关也听闻了陛下施行的种种法令,亦如当初公主与他所言,公主从未背离初心,他的选择亦没有错。“如今何谈天下太平。"李宝儿淡淡一笑,“唯有百姓们都安居乐业,不再受饥饿之苦,届时再谈太平也不迟。”

见陛下依旧心系民生,周祺神色严肃,“陛下过于谦逊,臣一路回长安,途经多地,发现百姓们生计已经得到许大改善,官吏们也不再明目张胆欺压百姓,反而有了畏惧,这都是陛下之功,纵然依旧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肃清那些不正之风也是迟早之事。”

李宝儿拍了拍他肩没有说话,而是来到软榻前坐下,又倒了两杯茶。周祺不敢落座,反而有些欲言又止,“臣此次回京还有一愿,就是想去拜祭先帝。”

先帝待他有恩,且驾崩太快,他纵然悲痛也不敢擅离职守,如今回到长安,岂能不去拜祭,那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徒。李宝儿笑了笑,“这是自然,将军一路辛劳,可先行回府与亲眷团聚。”见陛下并无怒色,周祺也稍微放下心,随后才拱手告退。先帝的做法他无权置喙,也许这都是命,若是峥公子没有出意外,他兴许也不会寄希望于公主,事实证明公主不比任何人差,无论是胆魄与手腕都远胜常人,这也让他心中对先帝的愧疚稍减。

只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社稷有明主,纵然他对不起先帝信任,那也只能死后再去向先帝赔罪了。

可直到刚回府,后脚他就接到了宫里来的封赏圣旨,陛下竟封他为骠骑大将军,赏赐如流水,就连夫人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如此重赏,令他无所适从。他追随陛下绝非为了加官进爵,可既是陛下赏赐,他也没有拒绝之理,只有站的更高,他才能替百姓做更多的事。

李宝儿翌日就收到了禀报,称周祺去了皇陵,待了足足两个时辰才出来。毕竟曾经一同出生入死,如今父皇已逝,周祺所有感念也属正常,父皇把每个人都看的透透的,可人心会变,有时不仅仅是为了利,也可以是其他,没有人会从始至终的走在原来的路上。

年关宫宴,君臣共饮,周祺被人围着喝了许多,但这些人酒量太差,最后他还是寻到王群多喝了几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