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收复中原
岳飞的到来给松阳县带来了希望,激昂的、前进的、不屈的。杜甫心有所感,抬头望向岳飞,这位民族英雄在听到隗顺的回答后。长舒了一口气,仿佛终于卸下了什么担子,年轻了好几岁。世人都渴求预知未来,说到底不过是恐惧当下的付出终将付诸东流。但岳飞不同,他最大的忧虑从来不是个人得失。每当夜深人静,他辗转难眠时,眼前浮现的总是流离失所的百姓,是金兵铁蹄下哀嚎的妇孺。抗金大业一日未成,百姓便要多吃一日的苦一-这些苦,本不该由他们来承受啊。
岳飞来的很快,走的也很快,他这次不过是姜戈请的一次外援。况且在岳飞看来大宋比松阳县更需要他。
松阳县中有那么多流芳千古的文臣武将,实在是不缺他一个。岳飞正暗自感慨,忽然瞥见一个瘦削的身影踱进院中。那人面白无须,眉眼间透着几分阴鸷,行走时总是不自觉地佝偻着背,活像一只随时准备偷袭的豺狼。这面·.…岳飞不由得蹙起眉头,怎么看都不像是正人君子,倒有点像是奸佞。
魏忠贤对旁人的目光向来敏锐如蛇。他忽地抬起头,毫不避讳地迎上岳飞审视的双眼,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这笑容里既没有谄媚,也无半分讨好一-岳飞是宋人,而他魏忠贤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卑躬屈膝的阉人了。那笑意淡得像是冬日里的一缕薄雾,却又深得如同古井中的暗流,让人捉摸不透他究竟是在示好,还是在嘲弄。两人目光相接的刹那,院中的空气仿佛都为之一滞。魏忠贤细长的眼眸微微眯起,眼尾的皱纹里藏着说不尽的韵味。他站姿依旧保持着宦官特有的谦卑姿态,可那挺直的脖颈和微微抬起的下巴,却透着一胀说不出的傲气。
“见过岳将军,咱家是大明魏忠贤。”
没自称九千岁都算他谦虚了。
魏忠贤主动给岳飞打了个招呼,又看了看岳飞拿着的一大包东西。咋眼一看都是好东西,有的东西连魏忠贤都没有买过的。真是没想到。
只是出了一次面,就可以得到这么多东西。真好啊。
他怎么没有那么好的运气呢?
不过也快了,整个松阳县没有人比他的功劳更大了。岳飞刚想开口介绍,却被魏忠贤给拦下来:“岳将军,你的大名咱家是早有耳闻。”
这话倒是不假。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早已化作民间传说。田间地头的老农,市井街巷的孩童,谁不能说出几段岳家军的传奇?即便是魏忠贤这等不学无术的宦官,也在茶余饭后听过说书人绘声绘色的讲述。
“过奖了。"岳飞轻轻一拱手,他不清楚魏忠贤的身份,但是还是下意识和他保持着距离。
岳飞并没有久待,毕竞大宋那边的抗金事业还在等着他。这件事只有他能干,这一次的上班不过是相对于请了一次外援。“姜县令,下次再有这等事,记得还要叫上我们。“岳飞转身抱拳,声音洪亮如钟。他身后的岳家军将士们闻言,个个挺直腰板,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这一仗打得实在划算一-既舒展了筋骨,又为抗金事业添了这么多物资。那些年轻士兵甚至已经开始小声议论,盘算着下次能带回去多少好东西。“好,放心吧。”
姜戈笑盈盈答应了下来。
就在岳飞整装待发之际,隗顺突然从人群中挤了过来。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汉子,此刻却像变了个人似的,将一个小包袱硬塞进岳飞手中。包袱虽不大,却沉甸甸的,透过粗布能摸到里面形状各异的物件一一有棱角分明的块状物,有圆润光滑的器皿,还有细碎如沙的颗粒。东西数量虽然不算多,但这都是隗顺的心意。也是他好不容易攒出来的工钱,他没有像秦叔宝他们一样都是给朝廷买的好东西,甚至给自己买的东西都很少。
这些东西在他自己手里没什么作用,这些工钱换来的东西只有在岳元帅手里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