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台湾的,然后聊天下大势聊全球互联网趋势,唯独不聊芯片。
这让梁孟松也存了几分好奇,好奇这个年轻人会不会在返程前开口。
返程前在陈默安排下还“顺道”参观了下彼岸驻伦敦的子公司,本来梁孟松以为会这小子终于图穷匕见,想在利用主场优势来笼络自己,结果这家伙介绍了彼岸大概的情况,点到即止并未深聊。
直到8月中下旬他们一行人返回韩国,双方临近告别,这家伙依旧不显山不露水,看上去真像交朋友一样。
这一出反倒让梁孟松有点摸不着头脑,难道自己猜错了?
不过再怎么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分别前,梁孟松给夫人递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盛情邀请陈默明天来家里做客,嘴上说的是家宴。
陈默欣然应许。
梁孟松的妻子是韩国人,当年也是做半导体研究的工程师,是前者在美国工作时期的同事。
其实无论梁孟松还是张汝京这种老一辈的人,心中都有一种特殊的家国情怀,当时他从台积电出来后第一选择是想回国看能否做一些贡献,否则也不会在国立清华大学(地点在台湾新竹,跟清华不是同一所高校)任教了半年。
但当时一是华夏国内的环境太复杂,张汝京被台积电一起诉就是8年正处于风口浪尖,梁怕步入张的后尘,加之中芯内部管理纷杂,派系林立,他想搞研究,不想搞zz,其他企业也没有什么适合他施展所学的土壤。
所以在妻子和妻子亲戚的建议下他选择去韩国成均大学,才有了后来去三星任职的水到渠成。
其实妻子这边跟三星一直有联系,当时她的小算盘,梁孟松心里也有数,对当时来说自己去三星确实也是最佳的选择。
第二天晚上,梁孟松居所,家宴。
此次家宴没有外人,只有梁孟松夫妇和陈默。
由于梁孟松的子女常年在外忙碌,老两口这一路上已经把陈默当成子侄一般看待,后者也是把两人当长辈一般尊敬有加。
席间言笑晏晏,其乐融融。
吃完后,梁夫人打扫残局,梁孟松则带着陈默来到自己的书房。
不一会,梁夫人进来给两人各自端了杯茶,然后退了出去顺手把门带上。
梁孟松喝了口茶,眼睛却看着陈默,笑着说道,“说吧,小陈,想让我干什么?今晚你再不说,过这个村可就再没这个店了.”
半小时后,
“.梁老,您的待遇、职位、米岸芯昇的规模,彼岸和小米目前的发展情况您也都了解了,您还有什么顾虑,只要您能来米岸,只要您说,我能办尽办!”
看着这个年轻人目光灼灼看着自己,梁孟松头一次感觉是不是有点老了
彼岸和小米的财报也给自己看了,发展确实迅猛,甚至有些超出了自己对于一家企业正常发展规律的认知。
两家企业,短短成立两年,营收双双破百亿,今年按照统计趋势来看,到年底,这两家公司预计还得翻几倍,陈默、雷军,一个不到三十,一个刚过四十,都是龙精虎猛的年纪,这.这也太快了.
搞芯片他只关注三点,时间、空间和资金。
米岸芯昇目前百亿元的投入规模,承诺每年数十亿研发费用,又有小米在手机、家电等领域能承载芯片产生的订单需求,还有丰厚的待遇,尤其是对方诚恳的态度,梁孟松又\知道这是摆在自己面前千载难逢的机会
资金这点满足,时间上陈默给出了保证,三年五年没问题,就是八年十年也等得起!
空间上,他来到米岸芯昇担任cto(首席技术官),芯片技术路线完全拥有自主权,除了董事长外,一人之下。
而且他看了米岸芯昇核心人员名单,里面还有许多老熟人,确实是能做事的,自己过去也是最合适的。
最后才是个人待遇方面,陈默给的不仅比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