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人聚在总兵府。
不容易啊。
看著眼前一个个的大將,王信內心有些感触,自己当初特么才是个把总,那时候自己连见参將的资格都没有,如今自己手下一把参將。
而且都是实打实的参將。
眾人知道总镇明日要回京城,內心有些复杂。
汤平等人还好,这些年分开又不是一次两次,张震、魏毅、赵赫他们內心更敏感,所以表现的很严肃,反倒是汤平一脸轻鬆。
刘通虽然也很认真,但从他的眼神也可以看出並不是表现的那么在乎。
王信对自己信任的將领们素来交代仔细,没有什么隱瞒。
“大同的局势虽然已经平定,但是大同地势复杂,关外关內很多事物不能只看表象,所以我留下的条条规矩,无论你们懂不懂,都不许擅自更改。”
王信主要是对几位新加入的人讲。
汤平等人不用自己交代,他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果连这点默契也没有,哪里经得起风浪。
事实也是如此。
张震等人连连点头,“总镇放心,无论总镇回不回得来大同,属下仍然唯总镇是瞻,谁的命令都不听,只听总镇大人的。”
汤平忍不住歪著头。
当年自己也是这么过来的?感觉牙酸的很。
好像也是。
那时候扬州营面临解散,自己说的话不比张震等人更过分?
王信这才放心的离开。
建设比破坏那。
大同关外发展了数年,好不容易走上正轨,名气越来越大,培育出大量熟悉的管事伙计们,这些內地的有见识的人们,或多或少出来单干。
市场就是要更多的人来加入。
加入的生意人越多,市场竞爭越激烈,只要保住底线的情况下,市场流通越高效,社会的整体財富也会越来越多。
那么保证牧户的牧地不受动摇。
这既是王信的基本红线。
两万三千余户牧户,十五万口牧民,每家充足的牧地,平均养活八十只羊,二十头牛,十匹马。
在牛羊都进入成熟期后。
环境稳定的局势下。
每年可以出產二十余只羔羊、六头牛犊、三匹马驹。
一匹马驹到长大需要五年。
有十一年的壮年期,十六岁后开始衰老。
十一年为一周期。
別说有这个限制,哪怕没有这个限制,大周庞大的社会对牛羊马匹的需求上限离看到边还早著呢。
这些最没声音的牧户们。
他们才是市场运转的基石。
有他们在。
市场运转速度越快,钱生钱不可计数,社会財富增长越快,在飞速的过程,令人目瞪口呆也不会失控。
但是没有他们。
市场在繁荣也会立马陷入一场空。
所以王信別的不担心,最担心的就是大户拉拢了將领,最后损害了牧户们的利益。
之前汤平他们都坚持住了。
如今大同三军整编还是好事,可弊端也有。
至少比起原来的大同西军,王信不敢说自己能做到全部控制大同军镇。
才有了今日临別前的交代。
京城。
林府。
林如海回京后,担任左副都御一职,成为正三品大员。
巡盐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但歷来权重,连金陵巡抚都得罪不起,要看巡盐御史的脸色,这可是大周的钱袋子。
加上林如海在金陵六部过度,太上皇也比较满意林如海,这次回京,有人猜测林如海能成为六部的侍郎,没想到会成为左都御史。
虽然同为三品,但目前而言,四大家更需要一个六部的侍郎。
不过再怎么样。
林如海也是督察院的左副都御史。
掌天下喉舌,监督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