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知道将军最在乎百姓,虽然有些人无法理解,可既然将军的态度在这里,众人也就不敢冒犯。
石头不愿意找百姓借水桶,大概率也是因为将军。
将军最不愿意他们随意叨扰百姓。
所以石头宁愿多走几步路,也不愿意走捷径。
王信大概也能猜到。
并不是自己矫枉过正,而是有时候,非必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和老百姓打交道,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很早的时候,自己经常看不起朱元璋制定的政策。
后来经历的多了,王信又有些理解,其实朱元璋制定的政策,才是最接地气的,最是老百姓们需要的。
不打扰老百姓,就是老百姓最需要的。
能理解的,并且遵守自己的规定,那就是好兵。
不能理解的,且不能遵守自己的规定,那就是孬兵。
一个不能理解并同情百姓的人,无论他是官员还是战士,都不会是好的。
相反。
一个能理解并同情百姓的人,无论是当官还是成为一名战士,那他一定是不错的。
用这样的标准去挑人,挑出来的基本不会错。
至于怎么去评判?
那就是自己的优势了。
虽然无法做到准备到每个人,可能满足关键位置上的一些人,倒也足够使用。
突然。
一名亲卫骑马赶了回来,众人一看就知道遇到了事情。
“将军,咱们和人发生了冲突。”
“怎么回事?”
王信没有生气,耐心的询问。
那人连忙解释了一遍。
说来也巧,原来前面不远处也有一伙军士,那伙军士欺负人,让河道里挑水的百姓给他们干活,挑水来喂马,百姓抱怨了两句,就被他们打了。
然后石头碰到他们打人,于是喝止他们,那伙人不依不饶,双方才发生了冲突。
对面那伙人多,担心吃亏,又不敢隐瞒,因此急着赶回来告诉将军。
“去看看。”
王信不再犹豫,带着人过去。
不久。
已经见到前方打了起来。
石头他们只有三个人,对面有九个,是他们的三倍,虽然以一敌三,竟然也没有落下风。
三人成阵,防备被偷袭,也防止自己摔倒。
此时要是摔倒,那就爬不起来了。
三个人且打且退,对面一伙八九人奈何不得,因为大家都没有动兵器,反而是人多的一方吃了亏,气的为首的那人破口大骂。
很快有人醒目,向三人的马动手。
石头他们也骂了起来。
“住手!”
王信大喝一声。
听到一声大喝,加上对面来了救兵,那伙官兵不敢继续动手,石头等人也不敢乱来,等着将军发话,现场一下恢复了安静。
王信扫了一眼众人。
不少人也在偷偷打量王信的身份。
“你们的头是谁。”
对面很快出来一人,看清楚王信身上的三品武官服,咽了咽口水,无奈上前行礼。
“下官陈松,云南节度府帐下游击,请问上官是谁?”
那人虽然行礼,脸上却并不服气。
云南天高皇帝远,前明时属于沐王府,到了大周,上有南安郡王,下有云南节度使,整个云南军队与朝廷格格不入。
土皇帝的风气,沾染了不少。
王信也能理解此人的想法。
东南内陆军队多是民兵为主,将官身份低微,实权较少,远不如云南军镇的地位,当然要瞧不起了。
也就是看在自己参将的身份上才无奈低头。
“我是王信,京营参将。”
王信一脸淡然,同样没把眼前的人放在眼里,冷着脸问道:“我听说你欺负百姓,可有此事?”